返回第一百四十章 全真教(第2/3页)  轮回之帝国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宗教信仰和学说的不同,因为在这背后,还有着关键的“权利”。打击别人,广招信徒,也就是在为自己争取“权力”和“利益”。信徒多了,收来的香火钱也就多了,您说是不是?佛、道之争同样也不例外,佛门在历史上遭受了“三武灭佛”的厄运,这里面主要就是他们自身的问题。

    全真派由于丘处机和成吉思汗支持的缘故,在以后风光无限,信徒众多,难免就出现良莠不齐,甚至可以说部分地背离了当初重阳真人和长春真人的宗旨。他们借着强势,不仅将几百座佛寺改为道观,甚至为了打压佛教,以便在佛道两派相争中取得理论上的优势地位,还广泛传播《老子化胡经》。

    《老子化胡经》据说是晋惠帝时的道士王浮所着,它杜撰了老子西出函谷关,到了印度,最终成了释迦牟尼老师的故事,由此认为三教之中道教最大。

    您瞧瞧,这忽悠的本事,古人一点都不比后人小,甚至更大。

    自那以后,它始终是道教对佛教的杀器之一,佛徒们对此恨之入骨。但是这“化胡”两字却为蒙古人所忌,因为这里面不仅体现了汉人文化上的优越感,而且还有要将他们给“化”了的意思。因此在宪宗八年的佛、道大辩论中,北元袒护了佛教,道门大败。当然,这里面实际上道门自身也有很大的问题。

    全真教遭此重创,不仅《化胡经》等许多道教典籍被焚毁,五百多处道观被迫交给佛教,而且参加这次辩论的十七名道门人士,被强行押往寺院,剃发为僧,等于被监禁,从此整个教派一蹶不振。

    蒙古人虽然打压了以全真教为首的道门,但忽必烈却也并不是将其往死里打,因为老忽同样心存顾忌。在北中国动乱的哪个年代,许多士大夫包括一般百姓,因战乱流离失所,沦为奴隶者有之,冻饿在街头的也不少,是全真教大量收容了他们。老忽要是把道士往死里整,万一老道们一激动反了,人家可不是没有群众基础,相反,群众基础还很雄厚。

    老忽压制道门,实际上还是和压制汉人的动机是一脉相承的。

    白云观今日“迎”来了两位重要的“客人”,桑哥和杨琏真加。这个时候,佛门弟子的地位可是高于道门弟子的,更不要说他们是什么帝师、国师的弟子,因此牛鼻子老道们的态度很恭敬。至于他们心里真实的想法,天知道。

    全真教现在的掌门,是丘处机的四传弟子洞明真人祁志诚,但他并没有出现。此时在这里的,是掌管教中日常事务的张志仙、孙德或等人。

    但自这两个番僧进门之后,他们就扬言要与全真教的掌门道长切磋武艺。桑哥和杨琏真加的行为,其实就是砸场子。而砸场子的人,基本上都会嘴里冒出不少鸟语。

    全真门下立刻神色大变。虽说落难的凤凰不如鸡,但这里是丘祖的道场,还不是什么人都能前来撒野的地方。

    张志仙不卑不亢地说道:“掌教师兄正闭关静修,现不在此地,此事大汗也知。如大师定要切磋,请另择时日,全真门下定会奉陪。”

    桑哥阴测测地一笑:“今日前来,本座并非要决生死,较量一下而已。莫非你们除了祁老道,门中已经无人了?”

    杨琏真加冷冷地说道:“既然你们无胆,也罢,本座只需与你们互击三掌即可。”

    全真门下的老道脸上都显出了怒容,这话说的贬人太甚。张志仙和孙德或互相看了一眼,走前一步,“那就让贫道接大师的高招如何?”

    其他人立刻退开几步为他们留出空地,那四人在场中对面而立。

    桑哥和杨琏真加先双手合十,张志仙和孙德或亦做了个揖,他们的目光随即相互锁住。没有任何声息,桑哥和杨琏真加迅急向前,大手印冲着对手挥了出去,张志仙和孙德或的掌同样迎了过来。

    在周围的人眼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