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六章 内外有别(第2/3页)  轮回之帝国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里也犹豫了一下,他实际上并不认可这样的处理方式,因为北军水师中实际上绝大部分仍然是宋人。在他看来,在这场争霸天下的游戏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他必须重视,那就是他要对不同的人群施行区别对待。

    但鉴于当时行朝的境地,东决定还是接受老赵的意见。他叹了口气说道:“他们,实际上都是我大宋的遗民啊。”

    宋瑞、陆秀夫和赵与珞等人都楞了楞,但张世杰是有点明白小皇帝心中所想的,因为陛下在厓山和他有相应的对话。“为什么我们这么多人打不过北兵?恐怕还是我们汉人不团结,我们自己有问题吧?”这句话给张老大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

    东和张世杰说道:“少傅,您亲自去晓谕北汉军,开矿三年之后,愿意留下的,享受流求之民待遇,不愿意的,放他们回家,朝廷决不食言。至于其他人等,到时朝廷再商议。”

    “臣遵旨。”张老大听了陛下之言,立时在心里松了一口气。他当然也明白,制作军械的活,同样需要人来干。

    但东的这个临时性政策毕竟已经表现出了一些倾向,它带来的影响是,宋军在抄掠江南、尤其是翁州大战中,把北方的战俘全弄回了琼州。

    我们不要以为施行了“军功授田”,宋军就成了杀人狂,甚至会杀俘。现在的宋军军纪,就是不允许这样做的。

    “军功授田”在后世,被描述成它把军士变成了屠夫。如果单独来看,它的确有这种趋势,但这并不必然。因为后世军中“不虐待俘虏”的纪律,在古代也是有雏形的。宋《武经总要》中就有规定:“凡得生口,无问逆顺,皆不得辄杀”。而且我们还不能忘了古代典籍中,对很多人有影响的另一句话:“杀俘不祥”。

    但要完全做到这点,除了将俘虏计入战功外,还需要一些相应的东西,这完全可以在后世共和国的军队中找到原因。

    而这个时候,行朝的情况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它的人力资源相对来说已经不那么缺乏。因为随着百姓的增加,只要你给的工钱合理,他们也希望干点零活,以补贴家用,这就和后世农民出来打工一样。

    故此,东认为到正式制定帝国相关“国策”的时候了,因为宋军即将登陆沿海,未来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帝国必须从现在起就制定相应的规矩。为此,他特意召集朝臣进行了商议。在这个朝会上,他端出了自己早已拟订的“国策”。

    东认为,无论如何,他是不能拿后世共和国的政策来套用这个时代的,因为此时这里所发生的,不管从什么方面讲,都是内外之争。明初的宋濂为什么在给朱元璋起草的《讨元北伐檄文》中说:“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北元帝国的人群地位依次是:蒙古人、色目人、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这个划分是按照它所征服的民族顺序而来的。他必须、也应该是理所当然地和它对着干。但他是不会分什么南方汉人和北方汉人的,在他的眼里,这些人就全是汉民。

    某伟人曾有这样一句名言:“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错了吗?咱看没错。现在的大宋和北元不是在玩什么哥俩好,这更不是后世共和国所处的时代。

    他下令:“凡是新附军和北汉军的军士,俘获之后,愿意留下的,给地,不愿意留下的,一律放人;放走的新附军将士,每人发龙币一枚,北汉军发三枚。其他人等,必须服徭役十年,然后释放。”而所谓的“服徭役”,实际上就是送他们去开矿和修路。

    既然老赵提出来了,咱就把这个时代的“战俘劳动改造营”给办下去。因为当这个时代的蒙古人将统治下的汉民,无论是北人还是南人,都当作贱民时;当他们规定杀一个蒙古人偿命,杀回回罚银八十两,杀汉人罚交一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