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三章 义务教育(第2/3页)  轮回之帝国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

    后世共和国实行十年教育时,它的小学也就语文、算术两门课,另一个就是体育,这与古代的小学基本上是一样。

    古代的国子监不仅设有太学,也设有小学。太学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而小学由于教学对象多为童子,所以内容主要为“书”与“数”。

    东在这份规划书中,参照后世,颇为详细地列明了“他的”十年义务教育的做法。

    帝国学校设置:县设县学,郡设郡学,朝廷设太学。

    学制:县学和郡学五年,分五个年级。

    学期:学年起于夏秋之季,分上下两个学期。学期中间(冬季)休假一月,学年终(夏季)休假两月。

    考核:年级学期中间有期中考,期末大考。年终合格者升一级,不合格者留级。完成五年学业者,需进行结业考试,帝国国学院授予合格者相应的结业证书。

    生员:各县学应使本县所有适龄之学童(七岁以上)均入学,郡学应接纳本郡所有已通过县学结业考试之学子。

    ……

    看了陛下的这个规划书,谢枋得和刘鼎孙这才真的大吃一惊。帝国过去的教育规制和这相比,差的实在不是一点半点。这两个夫子的嘴都抖了:“陛下,这个规制,可以解说吗?”

    东的如簧之舌,又开始喷了:“二位爱卿,朕的看法是这样的。朝廷要想做到教化天下,就应该从孩子做起。只要从现在开始,让所有的孩子都得到上学的机会,那么以后的天下之民,自然就都得到了教化。”

    老谢和老刘均点了点头。

    “朝廷已经在琼州和流求设立了学校,且让孩子们都入了学,但朕认为,这仅仅是开始。而帝国过去的县学和州学有缺陷,它们不能让学子们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也就不能为朝廷培养更多的人才。”

    “朕立这个规制的目的,既想今后朝廷有更多的可用之才,又想让天下之民,都得到更好的教化。”

    谢枋得和刘鼎孙的眼中都已冒了光。

    “至于帝国的太学,朕的想法是,也改为学制四年,但和县学直接升入郡学不同的是,只有通过太学入学考试者,才能进入学习。但国学院可以规定,每年都举行一次入学考试,各郡学已通过结业考试之学子,都可来考。”

    好么,王荆公的三舍法也改了啊。

    其实谢枋得和刘鼎孙也早已通过以前的事清楚,帝国的小皇帝不仅胆子大,喜欢给你来事,而且一来事,一般还绝对的不小。

    “二位爱卿,朕之所拟,不过就是一些浅见,具体如何,还是要你们和国学院协商来制定。但朕建议国学院,所有这些,第一步是县学,其次为郡学。跟随朝廷到海上的学子很多,国学院除了对他们要多加培养,更要在他们中多加选拔,安排他们进县学郡学。”

    谢枋得和刘鼎孙的心中,是热血澎湃滴。你历朝历代,何曾见过如此庞大的教化天下的宏图?帝国陛下不愧为人小鬼大的小鬼头,其本性就四个字,野心勃勃。

    他们一起躬身一礼:“臣谨遵陛下圣喻。”

    老谢定了定神,又再度问道:“臣还想请陛下明示,关于各学校的学习课程,以及考核的标准如何而定?”

    得,谢大侠并不糊涂,因为帝国陛下的这个规制书中,有两个最重要的事情没有交代:那就是学习的课程、以及考核的标准未定。

    东的确不知道该如何定学习标准,因为从根子上讲,他就不是这个时代教育出来的。但他却也还是定下了某些最基本的课程。

    你比如说数学,它是所有科学的基础,这门课程他是决对不允许放弃的。事实上,中国古代的数学书并不少,可它们主要是通过咱们古人独特的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