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章 藩属之事(中)(第1/2页)  轮回之帝国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宋军于景炎十七年的下半年、分两路进驻到安南边界,很快就在西南之地引起了震动。

    当初安南之所以袭掠广西之地,北元的挑唆仅仅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就是邕州开市的“利”,让他们起了贪婪之心。

    他们不是第一次袭掠大宋的广南西路了。过去的经历让他们始终认为:由于安南的偏僻、蛮荒,大宋在自己抢劫后不太可能直接出兵报复。就算出兵来报复了,最终也还是会因为气候、水土的原因退回去。更何况现在大宋仍处于和蒙古人的交战中。

    而之前宋军始终没怎么越过邕州、柳州、静江一线,更让他们觉得过去的一切没有改变。

    因此,在他们的看法中,事后大宋,如何与一个看起来更强大的大宋相处,同样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

    因此,除了最早的安南和占城,其它地方也很快都陆续遣使前来大宋。

    当然,一开始的时候,行朝对所有前来的朝贡者也就是两个字,“应付”,因为不仅某人、就是朝廷的大多数重臣,都没有把这件事当作一个迫在眉睫的要务。

    但这种情况在景炎十七年,由于安南对广南西路的劫掠,被改变了。

    宋廷的礼部官员不仅开始认真地和前来的贡使商讨事情,而且主动派出使节前往各蛮荒之地,甚至还请有些前来的贡使代为传言,邀请西南诸蕃均派人前往大宋。同时还声明:

    “大宋此举并不是为了贪图他人之宝物,而是希望和尔等讲信修睦,各保疆土,并为此订立相关的国书。”

    结果这件事就变得越来越大,连海外的爪哇等地闻讯后也派贡使前来参与,一时之间,各地使节齐聚大宋。

    自然,在这些人中间,和大宋接壤的,最关心的事是:大宋会否像过去的“大元”那样,在占领了云南之后,还想要征服他们?

    而没有和大宋接壤的,则都非常关心一件事:大宋能否允许他们前来“互市”?也就是前来做生意。

    不过他们全婉转地拒绝了所谓的“使节派驻”。因为“不开化”的他们都把大宋派驻的使节,看成了过去蒙古人派来的“达鲁花赤”,所以,打心底里他们就不愿意。

    这让某人得知后也只能内牛满面:“算了,毕竟这是中古时代,有些事情还是急不得。”

    但他还是告知礼部的陈宜中、邓光荐等人,在国书中要加上一条,“凡签订国书者,彼此之间可以派出使节互访,受访者须保证使节于此期间在其境内的安全。”

    在这个时代,想了解对方国内的情况,也只有派人前去,仅凭道听途说有时候会误事。宋、明在安南的事情上都有过这样的教训。

    ……

    当下,在陈宜中将相关之事向其他人解说后。最兴奋的就是财部的赵与珞。他少有地当众为陈宜中说了好话。

    “陛下,臣认为,陈相和礼部与诸蕃国所商定之事,均为可行。其中的互市更利于朝廷。一旦定约,朝廷理应立刻施行。”

    老赵的眼中再度闪出了众人已经熟悉的铜绿。

    其实互市的条款也不复杂。一是大宋允许签约的藩国商人从海上前来贸易,并且还会在边境上也开“边市”。二就是无论海商、还是边境的商人,均要交纳关税。

    这里面在过去朝廷做法基础上所添加的,是到边市交易的外来商人,规定每人每次仅需要交纳关税龙币一枚。

    至于交易所用的货币,毫无疑问必须用大宋的钱币。

    这个时候的赵与珞当然知道,随着互市的进行,大宋的钱币必将风行各地,朝廷的关税收入必将大幅增加,就是各藩国的黄金、白银,也少不得会换成大宋的龙凤之宝。

    后世同样有人认为,正是从这时候开始,宋帝国建立起了整个东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