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一章 农学家(第2/3页)  轮回之帝国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缘故,他已经不可能再到上述两地为官了,而是被派到了六安。当时的六安其实离被宋军占领的安庆很近,算是前方,估计这与他是汉人有关。

    东是在景炎十五年宋军夺回淮南西路的战报中,看到北元被俘官员名单上有王祯名字的。当时他只是觉得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何人。直到后面看到一份关于广南沿海因飓风、多地遭受水灾的奏报后,他的脑中才一闪念,想到了这个人有可能是谁。

    于是他当即下旨给兵部:“立刻将这个王祯毫发无损地送来广州。”

    兵部自然不敢怠慢,很快就将王祯送到他面前。

    东见了王祯一句话也没说,只是直接拿出了工程院仍在编写的《天工开物》部分草稿给他看。

    他这个行为绝对让王祯开始时摸不着头脑。古今帝王之中像这样对待被俘官员的,还真是少见。只不过在翻了数页书稿后,他就像换了个人一样,完全被书稿里内容所吸引。

    东在王祯看稿期间仍然没有说一句话,直到他看完,又过了一会后,才装模作样地咳嗽了一声。

    那王祯这才回过神来,躬身一礼,然后说道:“不才敢问陛下,此书不知是何人所著?”

    东淡淡地回道:“这是我大宋工程院里的人所著。你有何高见?”

    “在下才疏学浅,不敢说什么高见。只是其中有些器具,很是出乎在下的见识。”王祯也淡淡地说道。他显然是想保住自己的某种自尊。

    “嗯,也许这是由于南北在耕作的作物上有差异的缘故。”

    听了他这番话,东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他其实从战报上已经知道,王祯是在提出保全百姓的前提下,才放弃了抵抗而被俘的。并且刚见面的时候,以王祯的年纪,神情虽说不上视死如归,却也相当坦然。

    可是东仍然需要对他进一步的确认,他所采用的确认方法,就是让王祯看相关的农具资料。因为历史上王祯所著的《农书》,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各种农具。对此没有兴趣的人,只会一翻而过,绝对不会那么投入和仔细。当王祯再说出这样的话来,他已经基本上确认,这个王祯就是曾经历史上的那个人。

    “这个书稿其实远还没有完成,既然你有兴趣,朕想请你到工程院里去看看全部的书稿,并提出相关的意见,不知你觉得如何?”

    “农事所涉,除了农具,还有选育良种、水利、施肥等等一系列的东西,工程院里已经收集、整理了不少相关的实物和内容,想必你一定会感兴趣。”某人随即又补充道。

    ……

    王祯事先肯定想不到自己竟然有这样的经历,但到工程院能看到各种农具的实物和资料,对他来说实在是个诱惑。因为无论他是有志于帮助百姓进行农业生产,还是准备著书立说,学习、研究一些相关的知识都是一种必须。但在眼下的时代,想很方便的就看到相关的资料或内容,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一种奢望。所以,某人的提议真的对他很有吸引力。

    王祯就是这样被拉入了行朝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的《农书》也获得了更好地写作条件。因为行朝的工程院里的确有很多他想知道的东西,这就让他不用像曾经的历史上,基本上要靠他自己来收集。并且在以后,他还成为了《天工开物》的重要编辑之一。

    不过仅仅是一年之后,王祯就被某人打发到了海丰县去做了县令。这是由于某人认为,他仍需要把已掌握的东西再拿到实际中去检验。此外,这当然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对他考察。

    (历史上的王祯为官很勤俭,他在当地做官,却把自己的官俸多数捐献出来用于办学、修路、建桥。而且按历史资料中的记载,他出生于1271年,如今也不过才二十多岁。可他竟然那么年轻就关注于农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