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现代通信和传播技术,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由广播、电视、卫星通信、电子计算机通信等技术手段形成了微波、光纤通信网络,克服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障碍,将世界更进一步地联结为一体。但与之俱来的问题和“副作用”是:汹涌而来的信息有时使人无所适从,从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迅速而准确地获取自己最需要的信息,变得非常困难。这种现象被称为“信息爆炸、“信息泛滥”。
信息缺乏管理或管理不善,信息的发布、传播失去控制,产生了大量虚假信息、无用信息,造成信息环境的污染和“信息垃圾”的产生。因为在网络上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并且发布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在某种意义上,“每个人都可成为全球范围的信息制造者”。从而增加了人们利用信息的困难。
信息生产者站在不同角度,用不同视角对同一事物做出不同的描述与反映,有时甚至大相径庭,使信息使用者难以抓住事物发展变化的本质与主流。
量的角度来看,信息爆炸是指由于传播技术的进步以及传播环境的日渐放开,信息呈海量级甚至银河级的涌现。而信息匮乏指的是由于信道的阻塞或信源的不足而导致的信息量少,不能满足受众的信息消费需求。这个意义上的信息匮乏指的是一种绝对的匮乏。
从质的角度上讲,伴随着信息爆炸的是信息的泥沙俱下,海量的信息中鱼龙混杂,从而使得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被大量垃圾信息所淹没,受众往往面对庞杂的信息茫然无措,这就造成了另一种形式的信息匮乏,相对的信息匮乏。
实际上目前的状况是:人们一方面享受着网络上丰富的信息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在忍受着“信息爆炸”的困扰。“信息爆炸”已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对世界10家跨国公司的调查表明,由于每天要处理的信息超过它们的分析能力,妨碍了他们的决策效率,甚至导致决策失误或是难以作出最佳决策。有分析说,目前收集不少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已超过了信息本身的价值。
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负面效应和潜在危机。如何使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提高信息的质量,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亟待医治的网络顽症。所以,优化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是使信息被有效利用的关键问题之一。据报道,美国基础软件开发商英克托米公司1月18日公布了一项研究结果:目前因特网上可编索引的网页已超过10亿,如果加上大量无法编索引的网页,因特网网页总数则更多。
在进入英克托米数据库的10亿多网页中,近87%为英语,法语网页占2.4%。在因特网上,可进入的网站有420多万个,不可进入的网站有73万多个。网站互相链接,仅与美国网络公司雅虎的链接站点就有75万个。
目前因特网上除了存在丰富的有益信息外,还存在大量虚假广告等有害信息,这些垃圾信息泛滥已形成网络新公害,就像大城市中的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造成环境和生态污染一样,阻碍了用户迅速查找有用信息,需要及时处理。
西方发达国家拥有800多颗通讯卫星,控制着世界75%以上的信息和65%以上的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西方四大通讯社每天总发稿量高达3500万字。在我国,报纸的版面一扩再扩,办了日报又办晚报、晨报,一个报业集团内往往有十多家报刊。一些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纷纷办成广电集团,除了实行正点滚动播出新闻之外,还兴办新台,如经济台、交通台、娱乐台、教育台等。在沿海省会城市,一般都办有60多种报纸;地级城市还分别办有五六种报纸;各个县、市也办有报纸、广播和电视。在当代社会,电视和网络是最强大、最主要的信息“运输公司”。目前在我国的天空,除了无线和有线的广播和电视,单卫星电视就有近200个频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