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93 章 管理局来人(第2/3页)  非常车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为因地心:令友所问,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者。以阿弥陀佛所证之菩提觉道,即阿弥陀佛一句万德洪名,包摄净尽。念佛众生,果能恳到执持忆念。则以弥陀果德,熏染自己业识妄心。熏之久久,业尽情空。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全众生心,成如来藏。

    因该果海,果彻因源:该,即赅,包括,包含。彻,通。念佛众生的因地之心包含了阿弥陀佛的果觉之海,阿弥陀佛的果觉之海贯通了念佛众生的因地之心源。

    念佛法门,乃律、教、禅、密诸宗之归宿,人、天、凡、圣成佛之捷径。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小知见人,均谓是愚夫愚妇之法门。岂知华严会上,善财以十信后心,受文殊教,遍参知识,随闻随证。末后至普贤菩萨所,蒙其加被开示,所证与普贤等,与诸佛等。普贤为其称赞如来胜妙功德,令其发十大愿王,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并劝尽华藏世界海诸菩萨,一致进行,求生西方。夫华藏海众,无一凡夫、二乘及未破无明之权位菩萨。最下者,即为圆教初住。其人已能于无佛世界,现身作佛,及随类现种种身,以度脱众生。此后从二住,以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位位倍胜。是诸菩萨,皆以十大愿王,求生西方。彼何人斯,敢与彼抗?

    十信后心:十信位的最后阶段,如果再进一步破一分无明,即入圆教初住菩萨位而证法身,从此成为法身大士。

    俾带业往生者,直登不退。断惑往生者,速证无生。此全仗阿弥陀佛大悲愿力,与当人信愿念佛之力,感应道交,得此巨益。较比专仗自力者,其难易天地悬殊也。然每有愚人,卑劣自居,不敢承当。亦有学者,大乘自命,不屑修习。须知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地狱相现,善友教以念佛,未满十声,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以卑劣自居者,可以兴起矣。一经,王于三藏,末后归宗,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普劝善财及华藏海众,一致进行,求生西方,以期圆满佛果。此之法门,何敢视作小乘?况善财已证等觉,海会悉证法身,彼尚求生,我何人斯,不屑修习?岂但高竖慢幢,直是毁谤。欲张大乘之虚名,亲造谤法之极祸。

    切不可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法。夫四种念佛,唯持名最为契机。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不作观而彻见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捷径。今人教理、观法,皆不了明。若修观想、实相,或至著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坠。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

    悟道是修道的基础,见性是悟道的最基本证明。道只可以自修自证自见自明,不修的人是不可能明白的。也不可能相信的,即使是相信,也不过是迷信,唯有见性才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道的存在。

    人通过修炼,物质生命可以得到延续,精神生命也可以得到升华,最终成仙得道。为此,历代道教名家在仙道信仰的追求中,非常积极的探索修仙的途径,总结了丰富的修炼学说和修炼方法,他们的精神动力就是“我命在我不在天”,度己之外,还要度人。所以,道教一直说“得道成仙”,在成仙之前,还有个得道二字。“道”就是宇宙运行的规律和法则,那么修道之人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和法,去造福人类,就能像仙人那样成为大智大慧者。因此,学道、修道者,不仅要延续生命,做到肉体的健康长寿,还要成为大智慧者,生化精神,济世利人,积功累德,以达到死后的精神的永存。

    道教正一派天师张道陵在立教时,将传统的民间巫术及神仙信仰和道教思想为一体,完整了道教的信仰体系。他在中说:“生,道之别体也。”又说“道意贱死贵仙。”珍爱生命和追求健康长寿,既是道教劝善成仙生命伦理的出发点,同时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