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34章 田园(第2/3页)  扶明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仆从就是常宇了女婢毫无疑问就是青衣。
    只是村民不知道的是老张头确实是当了三十几年的兵但至少有十年是在锦衣卫当差也确实退役了但依然是锦衣卫的暗线。
    老张头并不知道常宇三人的真实身份他也不好奇也不打听就安心的扮演一个舅舅的角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逢日还会去赶集卖货只是身边会多了个帮手。
    王征南每日在院子里看书练武几乎足不出户而常宇就不一样了要么在村子里闲逛和一群小儿玩的不亦乐乎要么就和老张头一起下地拔草除虫也会去翻土种菜又或跟着去捕鱼。
    当然了他最爱的还是去看戏。
    距离村子三里外的府河边有个镇子也是个集市数日前有条大船从长江拐进府河然后在集市岸边停了下来很快就搭了个戏台子唱戏引来十里八乡的百姓来看戏不管是不是逢集这儿总是人潮涌动有时候甚至天黑了还有人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第二天太阳没出来呢就早早来候着了。
    毕竟这年头没什么娱乐项目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看戏听戏就是最开心娱乐享受而且看这种戏几乎都是免费的。
    常宇也好听戏虽然有时候听不懂他也喜欢听毕竟这年头即便是他也只能听听这些聊以自慰。
    船很大戏班子也很大。
    这种戏船的最早来历已不可考但在明末清初最为繁盛就是地方戏走出来到全国各地演出南至两广北到京城有的驾车走陆地有的则行舟走水路顺着黄河长江大运河走到哪儿就听唱到哪儿。
    这种戏船在清代有个名子叫红船不过专指粤剧。
    走到一处便在河边围地搭建戏台子唱戏老百姓可以花钱买票也可以以粮食换票但更多时则是当地豪绅包下几天请当地老百姓看。
    常宇跟着村里小孩儿去了一趟是要花钱的可依然人满为患。
    是个弋阳腔徽戏班子。
    这也是当时的主流戏剧据说京剧的前身便是徽戏常宇站在人群里听的津津有味虽然很多时候他根本听不懂唱的啥但是就是喜欢听就喜欢那个感觉。
    而且这一听就上了瘾虽不是起早贪黑但也几乎每天都会去听那么一会听那么几段然后心满意足回来做别的事。
    除草种菜听戏钓鱼这几乎成了常宇每日的必修课。
    他乐此不彼也没人干涉。
    王征南每日闭门在家看书习武青衣读经练剑偶尔在村子里转转但从来不跟着常宇去集市更不去听戏。
    日子过的平静又舒坦。
    老张头家院子外就是江滩放在后世那就是江景别墅。
    院子外有棵不知名的大树常宇总是喜欢在树下的椅子上看江景看累了就躺在那打盹。
    “常哥儿常哥儿快去看戏咯”村子里的鼻涕虫老孙家的小孙子雀儿从远处满头大汗颠颠的跑了过来。
    这个七岁的孩童是常宇的新朋友经常一起玩一起抓鱼一起去看戏。
    “晌午前去听过了明儿再去”常宇看着小雀儿那两股鼻涕甩来甩去非常担心被他甩到嘴里。
    “不是看那个戏是去看好戏”小雀儿哼哧一声终于把那两股清流给甩掉了然后两手一抹在裤子上蹭了一下:“叫花子帮和戏班子要打架了”。
    常宇一怔眉头挑了起来叫花子帮干嘛要和戏班子打架。
    所谓的叫花子帮真不是所谓的丐帮说白些就是地方上的乞讨人聚集一起形成的团伙更接近黑恶势力几乎每个地方都有特别是战乱年代可能几人一伙也可能数十人一伙说他们是贼匪吧人家是要饭的说他们是要饭的吧他们还干很多伤天害理的事前文也有提过。
    “俺二大爷说同行是冤家戏班子老是不走抢他们花子们的生意了吧”。
    既然叫花子帮那就不是普通的乞丐了是有组织有纪律的团伙要饭也是有技术含量的是要表演节目的。
    没错莲花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