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4章 03-70.访旧臣突闻天子疾(第1/2页)  历史挑战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完颜杲也称撒里喝,本部常年在云中府,也就是陕西大同一带,负责整个大西北的防务。今年由于金廷改制加上归还宋地,事情重大,所以一直呆在前线京兆府,也就是陕西西安,今年夏天才赶回京城。

    现在议和已定,陕西c甘肃等地都需要归还宋廷,他就需要赶回驻地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由他带李天俊去各地考察,其实再合适不过了。

    李天俊得了信,第二日便去求见完颜杲。不料完颜杲连拜帖都没收,只派人告知了出发的时间和地点,就像打发手下士卒一样,把李天俊打发走了。

    李天俊无奈,想了想,又去求见前几日见过的翰林待制吴激,吴激倒是见了他,对他也颇有好感。李天俊以在鲁王府相见为由,先轻轻问了问西夏c回鹘等国的情形,又趁机说道吴激出使高丽一事。吴激却说出使高丽之事,还得从韩昉韩公美说起。

    韩昉是燕京土著,也就是北京的本地人,不过当时燕京不在北宋治下,而属辽,所以韩昉虽是汉族,却是辽人。韩昉是辽天祚帝天庆二年的状元郎,当年三十岁。在辽任职期间,他就当过高丽国信使,有出使高丽的经验。

    不久之后,金连续灭辽灭北宋,韩昉只好降了金。当时高丽虽然与金早就通好,但高丽曾经是金的父母国,从父母国突然变成藩属,这个转变太大,因此高丽国朝内非议不断,迟迟不肯进誓表,金国多次遣使要约,均无功而返。

    金天会四年,也就是十二年前,韩昉再次出使,高丽以侍奉辽c宋也没有递交誓表为由拒绝,韩昉一方面从礼法上进行辩驳,自尧舜到周,天子巡游各地的礼法就不知道更改了多少次,何必纠缠于此;一方面又陈述金军陈兵国境的现实。就这样以情理和利害说服了高丽,高丽进了誓表。此后,每当高丽派使者到金朝,必到韩昉处去问安。

    至于吴激自身,他是在天会十四年,也就是1136年,作为使臣去为高丽王贺寿的。李天俊听了,连忙问他高丽王及高丽国内的情形。吴激有些奇怪,但仍然一五一十地说了起来。

    此时高丽王名讳是王楷,也就是后世所说的高丽仁宗。此人天性柔和c意志不坚,在韩昉出访的那一年,朝内发生了严重的动荡,外戚李资谦差点夺了仁宗的王位,经过反复的争斗,历时两年最终仁宗胜出。高丽因动荡国力大伤,这十年过去了,才勉强恢复了点元气。

    “听闻高丽国人皆不会水,所以周边的海岛竟是从来不取,不知是否当真如此?”李天俊故意胡说八道。

    吴激听了若有所思,答道:“这是哪里的玩笑话。虽然每次都是直达对方都城,海岛没去过。不过闲聊时也曾与人谈起,周边的几个岛主要是用来流放罪犯的。不过高丽王好像对那些岛真没有什么。在我看来,只要不说自己要取代高丽王,那么就是自立一藩属国,高丽王也懒得搭理。”

    说完,两人彼此会意地一笑。吴激继续说道:“高丽的倒是有很多,大人若是有兴趣,我去请高丽使前来一聚,如何啊?”

    李天俊连连摇手,直说:“使不得,使不得。”说完告辞要走,吴激送出,突然低声说了一句:“据说那些岛屿甚是荒凉,要多备些粮草才好。”

    李天俊一愣,不能小瞧了古人啊,自己多问了几句,意图就被他猜了个七七八八。只是史书上几乎不写高丽国的事情,所以又不得不问。李天俊笑笑,知道这些宋臣身边间作很多,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得重新施了一礼,告辞而去。

    从吴激府邸出来后,李天俊又去寻张孝纯,上次在汴梁救梁兴时,张孝纯让胡清把人带走,也算间接帮了李天俊的大忙。最重要他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物,只是年岁太大,自伪齐废掉后,他就不再参与国事了。

    张孝纯当年也是当世的铮铮铁骨。宋宣和七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