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9章 04-23.接圣命再做次副使(第1/2页)  历史挑战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是啊,总不能让皇上为了个商吏专门下个特旨吧。”薛徽言也是觉得为难。

    正在两人绞尽脑汁之际,突然薛府人来报,外面有人送信给李天俊。李天俊一愣,走出查看,原来是宋家人。他跑去驿站见不到李天俊,后来打听到李天俊在薛徽言这,所以就赶过来了。

    “这是我家老太太嘱咐交给文大人的。”来人把信交给李天俊,转身告辞走了。李天俊一边回屋,一边拆看。还未进去,不由哈哈笑起:“薛二哥,咱们的难题竟然被宋五嫂解了。”

    原来宋芸儿昨日回去跟宋五嫂说了李天俊举荐宋仲基一事,宋五嫂就赶着让人把这信送了来。信中无他,只是说去年九月,宋家借赈灾之名,出资为宋仲基捐了个正八品的虚衔承事郎。

    “一口气保了个正八品的虚衔,这宋家只怕出了重金。要知道,捐资能达到的最高品级就是正八品了。”薛徽言说道:“更厉害的是,这老太太居然在去年就已经提前做了准备,当真可怕。”

    “要不然她也没法创下这么大的产业。她下重金投资,还不是看好宋仲基能给她家带来更多利益吗?这下好了,只要保他半级,就能以副七品官身,权奉迎的差事了,这样内部结构也就捋顺了。”

    从薛徽言那出来,李天俊又去找陈最,把大体的人事安排设想跟他说了一遍。对于比文官低一级这种安排,陈最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这事也就算这么定下了。

    李天俊赶回驿站,仔细斟酌着,重新写了份奏章,想了想又把一些奇闻,如西南天竺国海路可达,有神油可交易附在奏章后面。仔仔细细地看了几遍,觉得没有问题,这才递了上去。

    同时,李天俊又给顺昌府写信,一方面让宋仲基交接事务,等待朝廷的新任命,另一方面安抚田茗心,说得了空就去与她相聚。

    折子递上去第二日,就有人来报,说枢密院的回文已经到了。展开一看,海外商部正式命名为商部,不在六部之内,由枢密院直属。

    奏章所请大多应允,只不过调拨基本减半,还好除了四艘商用大海船外,还给了七艘商用小海船,实在是意外之喜。武装船两艘,士卒编制减制一千,床子弩倒是全额批准了,加上备用的可有六架,但朝廷目前只能两架。

    文武官员编制及那几个备选人员也未动,全部应准了。只是户部给的八万贯启动资金比较惨,被生生砍到了两万贯,而且今年只能动用一万贯。

    李天俊拿着回函去见薛徽言,薛徽言见了也非常高兴。还说今日有新的任命出来,晏敦复c梁汝嘉等纷纷权本部尚书了,萧振c吴表臣等也都进了新职位。新任御史中丞是廖刚,他也举荐赵彦端作起居郎。薛徽言他们就趁机推动了一把,现在赵彦端正在宫中“面试”,刚刚传回的消息是皇帝挺喜欢他的词。

    说了一会,张焘过来找薛徽言,见李天俊在,当即说道:“文大人接到旨意了吗?”

    “商部吗?枢密院的回函已经到了,基本没有什么问题。”

    “不是这个。皇上刚刚又下发的两道旨意,一个是收复的河南诸地,正式分为京畿路c河南府路和应天府路三路,各州府现有人员暂且留任,各路安抚使随后决定;另一个是大宗正事士祇为正使,我为副使,文大人你为次副使,共同前往汴梁拜祭祖陵。待此事完结,你再去通州任职。”

    [什么?让我认认真真地去通州为朝廷赚钱吧,别这样次副使,次副使地折腾我了好不好?对了,我想起来了,这原本不是应该在正月就发生的事情吗?为何拖到了三月?难道历史已经开始变动了?]

    “我刚才一直在薛大人这,恐怕传旨的人还没找到我。张大人可知皇上为何要我过去呢?”

    “很简单吧,你刚刚巡查过河南和西北诸地,还给朝廷写了报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