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一章:各方反应 3(第1/3页)  人道天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觉得此事甚好。咱们大宋好不容易上下一心,想要同金人开战。相比之下,咱们的那点利益就微不足道了。”

    李纲默默道。他也是作为南宋主战派的另一领导。属于忠君爱国的那种。

    “李公此话不妥吧。什么叫我们的利益。军队的事情本就应该由我们中书来决定。目前诸多家族想要投效军队。那也得由我们来主导。这本身就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刘光世继续道。他才不管什么国家大事呢。能得到手的利益才是真的。正如他打仗时经常谎报军额一般。

    “刘公此言差矣。这天下是大宋的天下,军队也是天家的军队。咱们中书只是帮圣上处理一些事情。此事既然圣上已经决定。那咱们中书只能遵从。”

    中书的另外一位大佬张俊终于发声。他是坚定的高宗拥护者。高宗当年能够登基也少不了他的拥护。

    本来是坚定的主战派,是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后来不知何因倒向了主和派。是谋杀岳飞的帮凶之一。

    “张公说的对。咱们既然帮圣上管理这军队的大小事情。那就有责任帮忙纠正错误。中书是管理天下军事的机构。不容其他不通军事的外人们前来指手画脚。”

    刘光世的意思很明白。将中书当做了自己捞财的私有物。就连高宗也不允许掺和进来。因为此,甚至不惜将高宗和徐妄说做不通军事之人。可见其人毫无自知之明。

    “刘公的意思是你比岳将军更通军事了。”

    黄中忍不住讥讽道。

    “当然,我打仗的时候。岳飞小儿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只不过,黄中还是低估了刘光世的脸皮厚度,只听得刘光世丝毫不以为杵。直接贬低岳飞道。

    “我擦。世上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如果那个世界也有这句话的话。估计在大殿当中所坐着的众人都会这么想了。

    黄中嘴角抽了抽。面对这种人他也没了好办法。

    本来中书的四位大佬都三位同意此项政策,可就是因为刘光世的胡搅蛮缠,不要面皮硬是将此事拖了下来。导致四人一直在争吵,最后不欢而散。

    “…”

    宋朝随着皇权相比之前的进一步加强,已经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大家族存在了。

    门阀制度,始于两汉,兴盛于两晋。到了隋朝至唐初,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大量寒门弟子通过考试进入士族阶层,加上皇室中央集权的加强,当政者巩固国家政权,大力打击门阀士族,门阀政治日益衰落。

    与皇权温和的逐步消解门阀政治相比,唐末黄巢起义算是给门阀制度敲响最后的丧钟,加上后来的五代十国将近100年战乱,所有的门阀家族都被破坏殆尽,幸存的也不过富家翁而已,在政治上已经没有任何影响力。高门大姓彻底被地主士绅所取代。

    因此在宋朝建立之后,随着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皇帝也不会再允许任何具有政治影响力的家族存在。

    有宋一代的名相名臣,如寇准、包拯、欧阳修、王安石、苏轼,乃至奸臣权臣蔡京、王黼等都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中央的。地方上会有富户,但是绝没有强势的家族,就像水浒传里柴大官人,官府分分钟就可以抓去下狱。

    当然,华夏自古以来便是以家族的形式抱团取暖。这种制度只能说是没有隋唐时那么兴盛了。并不是彻底灭亡。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家族制度深入人心,大家平时有什么富贵时。第一念想也是拉着家人亲戚们一起。导致士族及地方豪族们还是有着生存的土壤。只是不似原来那么嚣张。

    “…”

    临安,钱氏家族大殿中。

    众多族老围聚一堂,正在讨论着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