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62.从菩提树到六祖慧能(第2/3页)  一路绝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代的宗师,光孝寺因此而名扬天下。

    那座以石为基础,砖灰砂结构,八角形,九层,高7.8米,每层有佛龛,嵌有泥塑佛像的痉发塔始建于宋朝,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复修,后被毁,1990年经考古发掘在原位置上由住持本焕法师复建,地下是否真的藏着六祖惠能的头发真的不得而知,可是在光孝寺里还有很多真正的文物却是不可小视的。

    光孝寺的东西铁塔的确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两座铁塔。其中西铁塔建于五代南汉大宝六年(963),比东铁塔早建4年。该塔是南汉皇帝刘鋹的太监龚澄枢与他的女弟子邓氏三十三娘联名铸造,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抗战期间因房屋倒塌,压垮了四层,现仅存三层;而东塔保存完整,铸于五代南汉开宝八年(967),以南汉主刘鋹的名字铸造,四方形,共七层,塔高7.69米,用盘*和宝莲花装饰,塔基为石刻须弥座。塔身上铸有900余个佛龛,每龛都有小佛像,又名千佛塔,工艺精致,其体积和装饰充分说明一千年前中国人民已掌握了高度的铸造技术和造型艺术。。初建成的时候此塔全身贴金,有"涂金千佛塔"之称。那座不很起眼、字迹多已风化的大悲幢当然也是真的,建于唐宝历二年(826),宝盖状如蘑菇,以青石造成,高2.19米,幢身八面刻有"大悲咒",为光孝寺内现存石刻中最早而且有绝对年代可考的佛教建筑。

    那座建于东晋隆宇六年(公元401年)的大雄宝殿声称是华南现存最古老、保留唐宋遗风最好的建筑,端庄雄伟的外貌与完全适合南方气候的内层设计,同样都可以称为一绝;重檐到*,圆柱悬空,既壮观又能起防雨防潮的作用,虽然经历了历朝历代的修葺,但原貌基本没变。只是在清顺治年间重修的时候,西南两侧的外廊平台栏杆构造已与北面外廊宋代遗存有所不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修葺中,又把东南西三侧的勾栏拆掉,改成新的仿宋建筑,而剩下的北侧栏杆上,因风雨侵蚀及各种原因,十三只石狮只剩五、六只较完整,但它们的造型仍有唐代的雕刻特点,也才是原来的模样。

    羊城的光孝寺还曾经在中外佛教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一般认为有海路和陆路两条传入路线,陆路经西域丝绸之路传入当时的长安,海路则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广东。羊城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始发港,位于羊城市中心的光孝寺于是成为中外高僧往来传法的重要基地:既是西方梵僧远渡重洋到中国传法的第一个佛门驿站,又是中国僧人从海路去西天取经的始发港,而且还是历代高僧大德游历岭南的必到之地。不仅是《摄大乘论》、《俱舍论》、《楞严经》等许多重要的佛教经典被译成中文的地点,不仅是我国南宗禅的发源地,在中国密宗传播史上也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

    风雨的破坏、战火的毁灭、岁月的流逝都使得羊城昔日的园林寺观中匾额对联基本上荡然无存,仅有光孝寺的那块"诃林"牌匾所幸保留了下来,至今仍悬挂在山门的弥勒像上方,落款是:万历四十年(1612年)岁次壬子正月元旦,赐进士第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编修区大相书,并有印两方。迄今历史已有400多年,是这座城内现存最古老的木匾,也是真的。

    光孝寺的匾额"光孝禅寺"是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宪宗朱见深赐的。由于光孝寺建寺历史悠久,又与禅、净、律、密等佛教各宗派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岭南第一间佛寺和岭南佛教的传播地,故而驰名中外,正如天王殿前的那幅旧楹联所题写的:"禅教遍寰中兹为最初福地;祗园开岭表此是第一名山。"此非光孝寺莫属!

    光孝寺的建筑雄伟壮观,寺院气势宏伟,殿宇优美**,是中国建筑艺术之瑰宝,为岭南丛林建筑之冠。就和那位德高望重的文学家、举世公认的佛教泰斗赵朴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