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2章 针尖对麦芒(第2/3页)  从政典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吹牛拍马,你还有什么硬本事?

    陈长勇针对财政局长的话,表述了自己的意见:“国家政策强调对贫困地区实行倾斜,这是我们的一个主要依据,仅凭企业规模级别来确定分成,显然也不太符合实际,”渐次提高音量道,“制定税收政策,应该实事求是,充分考虑对企业建设所作出的贡献大小,为了建设这个火电厂,贵山县几乎是举全县之力,付出了全所未有的巨大代价。”

    税务局长哼了鼻音:“有一个事实,你为什么不说出来?建火电厂的钱,是你贵山的吗?你们到现在连工资都发不起。”

    陈长勇道:“工资发不起,就是县里干部的责任吗?是的,你在的单位好,拿着高工资,感觉良好,而在贫困县的干部,发不下工资,就是他们的责任吗?我们干的工作,没你干的多吗?你有再大的本事,你命好是不是?我们的命就贱?就该受气?你下到县里去,不要时间很长,就两年,你试试?”

    税务局长感觉憋气,想着要怎样收拾这个不懂事的乡巴佬,财政局长先说了:“这个倒是有必要说清楚的,县里干部群众,确实付出了不少,移民搬迁工作,土地测量划转,进场公路,还有水资源,等等。”

    陈长勇说:“是呀,水源只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没有前两年我们全力以赴建成了水电站,蓄了那么多的水,这个火电厂就不会到我们先选址。”

    税务局长说:“你们说的这些都是皮毛,你们说土地,土地哪里没有?你们说水,水无处不在,区区一个水库,就值得这么骄傲?你们知道吗?建火电厂最根本的条件什么?我告诉你们吧,煤炭,钱,没有这两样,你们的土地,水库都是白搭。”

    陈长勇昂起头:“我们不缺煤炭,现在初步探明,我们贵山县境内就有五十亿吨以上的蕴藏量,可供这个火电厂用一百年。”

    税务局长说:“我说的两大件,缺一不可,就算你们有煤炭,可是钱呢?你们有吗?你们连工资都发不起……”大概记起来刚才已经说过,而且还惹人发了火,就停住了。

    矿办主任吭吭两下,用眼角看税务局长,半带着微笑说:“是呀,建设这个电厂,资金是关键,说到这个,其实我看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个发言权,贵山县的同志多少有一点,为什么?因为他们修进厂工路,修简易公棚,搞移民安置,花了一点钱,大概几十万吧,而建厂资金的99%,都是哪里出的呢?省电力投资公司,他们才是真正的老大,最有发言权。”

    税务局长四处看了看,好像要找省电力投资公司的人,没找着,眨巴眼皮盯住旷办主任看,这家伙吃里扒外,在帮着贵山县说话,一定是得了好处。因一时想不出什么话来说,就一阵哼哼。

    财政局长笑起来:“说的对呀,建电厂的资金,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省里面的,省电力投资公司出的,这个公司在省里注册。但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了,大家应该懂这个道理,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省电力投资公司属于省管单位,他们是在省里注册,所以这个税收属于省一级收取。”

    税务局长顿时喜笑颜开,抢着说:“对呀对呀,企业在哪里注册,税费就由哪里收缴,这个规定谁敢反对?就算你县里有这个胆量,他电力投资公司也没这个胆量呀。”

    陈长勇问:“既然由省里收缴,那你们还在这里讨论什么呢?你们是哪一级?”

    税务局长嘿嘿笑:“贵汇是行署,行署是省政府派出机构,我们贵汇税务局也就是省税务局派驻贵汇行署的机构,怎么样?回去好好翻看这方面的书看看吧。”

    陈长勇感觉这是在说横话,真是不讲道理了,站起来道:“对不起,电厂是我们修的,我们有权利决定电厂的一切,税收问题直接影响县里的核心利益,全县上下几千人的工资来源就靠这个。你们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