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李阀的麻烦(第1/2页)  问道仙武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唐王李渊这段时间有点烦,他经常在宫内大发雷霆,不少宫女和太监都莫名其妙的受到了责罚。

    说起原因来,还不就是谢天虎那厮无耻的偷袭了晋阳,破坏了唐军一统天下的大好局面--!

    李渊当时看着面前痛哭流涕的李元吉,心中一软,再怎么说他也是自己的儿子,总不能一刀把他斩了吧。最终只削了李元吉两级官阶,罚他在自己府中面壁思过一年,草草了事。

    随后,李渊召集文武百官商议,看如何能从谢贼手中夺回晋阳。唐军众将对于马邑那丁点人马都不放在眼中,在他们看来,晋阳城的丢失,完全是李元吉无能造成的。于是呼,诸多将领纷纷争着抢着要当先锋,为唐军一雪前耻。

    众将当着唐王的面争了好半天,这让李渊觉得军心可用,倍有面子( ̄︶ ̄)。李渊的堂弟李神通力压众将,被唐王委任为讨伐军主帅,准备一举夺回晋阳,踏平马邑,一雪前耻。

    不料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还未等到唐军将士兵出河东,探子就前一步传回消息说,谢贼不但杀光了晋阳城内的李阀族人,还主动放弃了晋阳城,现在晋阳被魏刀儿和宋金刚所部占据。

    听到这个消息,唐王李渊只觉得天昏地转,六神无主--!要知道,晋阳城内的李氏族人可是自己起兵夺天下最坚实可靠的力量,他们或多或少的都有亲朋好友在朝中为官或是在军中任职,现在说没就没了,这些人的亲朋好友焉能忍气吞声!

    李渊为了安抚这些人,先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痛哭了好一阵,然后咬牙切齿的发誓,与谢贼势不两立,以后凡事与马邑军队交战,均不受降。

    众将也全都表示,非把马邑贼子斩尽杀绝不可。

    唐王到底是个做大事的人,他把国仇家恨暂时放到一边,又和群臣讨论起如何先讨伐魏、宋两贼,夺回晋阳城的事宜。魏、宋两人所部甚众,约有十来万人,绝非马邑那丁点兵马可比的。

    计划赶不上变化,正当唐王一连数天和群臣商量征讨方案的时候,接二连三的接到败报。先是魏、宋联军进逼绛州,占据龙门,攻占浍州。尔后夏县、蒲坂也同时反叛。至此,山西大部尽归魏、宋二人统辖,唐军在黄河东岸只剩晋西南一隅之地,关中受到极大震动,甚至唐王李渊都惊慌失措,颁发了“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的手敕。

    有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唐军在河东接连的败仗,已经让唐王李渊很是抓狂了,可他万万没料到,突厥人这时候也来凑热闹。突厥使者直接来到长安,开口就是向唐王借粮过冬,而且数目还着实不小,看其架势,大有不给粮草就要开战的模样。唐王李渊那个叫气啊!怎么种种祸事都是冲自己而来,莫非是流年不利!不给吧,生怕惹怒了突厥人,引来一场刀兵之祸。给吧,数目又太大,真把自个当肥羊看了--!

    这时候,能征善战,足智多谋的李世民站出来说话了,他的大概意思是,突厥人要的粮食,就目前形势来看,还是给他们比较好,但是不能给那么多,这就好比是两个人做生意,漫天喊价,就地还钱是常态。而河东贼军来势汹汹,我军应当先避其锋芒,挑拨敌军内部不和,然后再逐个击破。

    唐王李渊欣以为然,他采纳了李世民的两条建议,一边和突厥使者讨价还价,一边按兵不动,悄悄的遣人去河北挑拨窦建德与魏刀儿不和。

    日子过得飞快,一转眼就过了年。

    江都那边传回消息,骁果军众将推举宇文化及为首领,直接发动兵变,把杨广都杀了,十多万骁果军在宇文化及的带领下,正准备打道回关中大地。这事让李渊心中猛然一惊,对他触动很大。原因无它,自从晋阳城被贼军占据后,随自己起事的大部分河东将领,都一个劲的嚷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