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5 章(第2/4页)  永乐大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初年仍然保持着为皇帝殉葬的制度,朱棣死时,被殉葬的宫人有三十余人。即使最受宠爱的韩氏和在吕氏惨案中幸免于难的崔氏亦在其列。殉死那天,要赏她们一顿酒宴,随后,把她们领入大堂,这时大堂上已经安置好了许多小木床。只听得哭声震天,宫人们一个个被强迫站在木床上,把头伸进吊好的绳套中。站在一旁的宦官将床一撤,宫人们便升天了。韩氏死时,呼喊着自己的rǔ母说:“娘,我去了!娘,我去了!”喊声未绝,床已撤去。虽然殉葬者的家属被称为朝天女户,受到优恤,殉葬者也会得到好听的谥号,并被葬入皇陵,但这又怎能补偿她们被断送的青春和被虐杀的生命!

    朱棣即位不久,曾自我标榜说:“人心诚不可有好乐,一有好乐泥而不返,则yù必胜理。若心能静虚,事来则应,事去则如明镜止水,自然纯是天理。朕每朝退默坐,未尝不思管束此心为切要,又思为人君,但于宫室车马服食玩好无所增加,则天下自然无事。” 朱棣虽然称不上是个荒yín无度的皇帝,但也绝不是真的清心寡yù,朱棣刚一即位,便下令“求民间识字fù女入内职” 。永乐元年,又命礼部访求在京官员军民之家女子年十五至二十容止端正、xìng情闲淑者备王妃之选 。他曾命女官蔡氏到杭州选识字fù女入宫,闹得民间骚动。当时有人作诗说:“已云玉闰归马足,更妆金屋贮娥眉。”“临别亲邻莫惆怅,从来生女作门楣。” 朱棣平时吃饭要有宫女伴唱 ,晚年因为身体有病,朝参也要有宫女陪伴搀扶 ,这在整个明朝都是很特殊的。

    朱棣一共有四个儿子,长子朱高炽便是后来的仁宗皇帝。朱高炽虽为长子,又仁贤,却不为朱棣喜欢。他很胖,因而很笨,走路要人搀扶,还不免失足,当然难以带兵出去打仗了。朱棣最喜欢老二朱高煦。朱高煦被封为汉王,他从小不肯读书 ,为人凶悍,靖难之役中屡立战功,几次救朱棣转危为安。朱棣想立他为太子,却遭到大臣们的反对。大学士解缙的死,黄淮的下狱,就与他们跟朱高炽的关系有牵连。幸亏朱高炽有位聪明伶俐的儿子朱瞻基,很为朱棣所爱,朱高炽的太子地位才得以保住。朱棣死后一年多,朱高煦便起兵造反,想夺取皇位,这时是朱瞻基在位,亲自率兵东征,兵临城下,高煦不战而屈,最后仍未免一死。朱棣的三子朱高燧,封为赵王。四子朱高,未封而殇。

    朱棣的母亲是谁?自明朝以来便众说纷纭。按宗法制说,谁与朱元璋最亲,谁便有资格做皇帝。于是朱棣反复宣称自己“乃父皇太祖高皇帝亲子,母后孝慈高皇后亲生,皇太子亲弟,■居众王之上。”这一招确实在他夺取皇位中起了大作用。但人们还是渐渐发现各种官私记载与朱棣所说大不相同,这些记载之间又互不相同。有的说朱棣与周王朱■是高皇后所生,而太子及秦王、晋王等都是庶出。有的说朱棣是达妃所生,太子与秦王、晋王则是高皇后所生。有的则说朱棣的生母是■妃。还有说朱棣是元顺帝妃洪吉喇氏所生的,或说是元顺帝妃瓮氏所生的,或是说元顺帝的高丽妃所生的。

    成祖既然说他是皇帝亲子,皇后亲生,他于即位后便无法改口了,生母的姓名、身份被隐瞒起来,应有的礼仪封典也只能给高皇后了。朱棣的生母究竟是谁?明南京《太常寺记》认为是■妃,而懿文太子、秦王、晋王,皆李妃所生。这不仅从看守孝陵的阉人口中得到旁证,而且明朝就有人为此专门进入寝殿探寻究竟。殿里的情况果如《太常寺记》所记:在享殿中,太祖朱元璋与皇后马氏座位座北朝南,左淑妃李氏等座东向西,惟■妃座西向东。明人尚左,这说明■妃除高皇后外地位高于其它妃嫔。原来这是个不可张扬的秘密。朱棣为了自己皇位坐得稳一点,不敢公开承认自己的生母,只好把■妃偷偷供奉在这里。明人有诗写道:“成祖重所生,嫔德莫敢齐。一见异千闻,《实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