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番外前传一:河西之梦(1)(第1/3页)  宋韵梅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位于吐蕃雪域高原的萨迦寺,是喇嘛教的萨迦派的发祥地,而这里的天气,在冬季也一向寒冷刺骨、滴水成冰,令人难以忍受,一年四季,这里都是光秃秃的一片,除了春季的草原略有绿意之外,其他的时候,经常是尘土飞扬,毫无生气。

    在金碧辉煌的主殿背后,是喇嘛们的住所,这是一片其貌不扬的土屋,看起来,比那些牧民的房屋,似乎好了一些,但与中原和江南的房屋比起来,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

    “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深夜时分,在昏暗摇曳的酥油灯下,一个年过半百的喇嘛,正看着墙上墨迹未干的一行汉字,陷入了对往昔深深的回忆之中。

    “文宋瑞、赵珍珠,你们在哪?”

    喇嘛喃喃地说着,他用颤抖的手,从床下拿出了一个旧香囊,而在香囊里,则放着一张纸片一样的玩意。

    从背面看起来,这张纸,只是稍微光滑了些,似乎像是涂了蜡一般,除此并没有什么异样。然而,当喇嘛将纸片翻过来之后,这张所谓的纸,才露出了它的真实面目。

    那是一张黑白照片。

    照片上,是三个貌美如花、身着赶上裙的少女,从斑驳的痕迹看来,这照片,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以至于,岁月的痕迹,在上面清晰可见。

    照片上的三个少女,正是赵珍仪、赵珍珠和赵珍媞,其中,赵珍珠和赵珍媞亲昵地倚靠在赵珍仪身边,看起来,她们的关系似乎十分亲密。

    “珍珠、珍媞,你们究竟是怎么去的?现在,你们在天上可好?赵有愧于你们……”

    原来,这个喇嘛,正是幼帝赵,自打五岁时离开临安府,他就再也没有机会返回临安,更别提,对于烟雨如画的江南,还有多少印象了。

    至于说,赵为何会忽然想起赵珍珠,在这个漆黑的晚上,他在梦中,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在兵马司的土牢里,劝说文天祥投降元军。

    “文丞相,大宋已经亡了,我和母后也降了,你还在为谁守节呢?”

    “圣驾请回……”

    文天祥匍匐于地,早已经是泪流满面,但是,即使这样,他也丝毫没有想到要选择投降。

    “圣驾请回,不必再劝!”

    文天祥喃喃地说着,依旧没有屈服的意思,此刻,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变成如此“铁石心肠”,甚至连妻女的安危都不顾,不过,在心中,却有一个信念在拉着他,告诉他,绝不可屈从于鞑子汉奸的阴谋,一定要为了正气,坚守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无奈之下,赵只好和母亲一起洒泪而去,不想,回到住处之后不久,一个书生模样的男子却坐在正堂弹琴,看起来,已然是等候多时。

    “汪元量,怎么是你?”

    全玖诧异不已,就在这时,汪元量停住了手,从腰间解下了一个香囊,跪下将其呈到了全玖的面前:

    “启禀太后,寿安公主南逃之前,曾交给臣这个香囊,要臣转交给陛下!”

    赵走上前去,拿过了香囊,刚想打开,全玖却伸手拦住了他,示意道:

    “儿,还是娘来吧!”

    全玖拿起了香囊,打开之后,从中取出了一张照片,就在这时,梦猝然惊醒。赵这才发觉,这些,不过是自己日思夜想,以至于,在梦中回忆往事罢了。

    当赵平复思乡之情,再次入睡之时,赵珍珠和赵珍媞那模糊的容颜,却又再度出现在了他的梦中。

    “三皇姑,你要带我去哪?”

    面对赵的疑问,赵珍媞只是轻声一笑,摸了摸她的额头,轻声细语地说道:

    “我呀,要带你去登基,以后,你就是大宋皇帝了,到时候,你可就要学会懂事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