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七回 褒侯入狱宣王驾崩(第2/4页)  西周王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天下苍生计,让太子宫湦殿下尽早协助陛下治理朝政,为王朝的后继力量,历练治理天下本领,为了周王朝的进一步强大而奠定基础。”

    南申伯这次婉转进谏,让宣王觉得所说不无道理,自己确是年近百岁,全权受命毛公瘖官吏朝廷内外,太子宫湦,已经四十三岁,该让他执政了,自己太老了。于是,宣王四十五年,正月一日,宣王宣布太子宫湦执掌朝政,毛公瘖辅政,自己做太上王,宫湦登基典礼待自己驾崩之后再举行。

    太子宫湦代父执掌朝政,重用自己的一班人马,开始陆续更替大臣。

    由内而外,首先任命太子宮总管仲允为膳夫,出纳王命,任命蹶伯担任趣马,这样,出入方便。任命驟(zhou)子为内史,任命萭伯为师氏。

    宣王教导宫湦说:“太子,内臣最为重要,他是你身边的第三只眼睛,也是你的第二个嘴巴,还是你第三只手,他们的权力和欲望成正比,近臣受宠的越厉害,欲望越大,也是祸根的根源,你要小心啊。”

    太子宫湦回道:“父王,儿臣知道,第三只眼睛是用来监督群臣,看清他们的嘴脸,第二张嘴巴,首先要闭上他们的嘴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传达王令,一个字都不能改,语气语调都不能变,不然,就变味了,第三只手,就是三把手,翻云覆雨,见风使舵,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他们的官位不大,权力很大,宠信嬖幸之臣,为祸作乱较多,层出不穷,儿臣谨记父王教诲。”

    宣王又说:“近臣如此,方伯更要防范,方伯权力太大,就会导至一方势力太大,势力太大,朝廷就压不住了,你要小心,父王我设置方伯,目的是为了革典,是为了土地改革,是为了天下均田,是为了税政统一,是为了削弱诸侯单体强霸,你要牢记。”

    太子宫湦回道:“父王,儿臣牢记教诲,自先祖穆王始,历代先祖考,都为了改革革典,费尽心血,儿臣也将沿着父王和先祖考的道路前进,绝不偏道,尽管革典阻力很大,但是,儿臣尽力而为,绝不丢先祖的脸面,天佑周邦,父王放心。”

    宣王说道:“你初执政,要赦免天下,为亶伯平反,让兮甲吉父回朝,恢复官位,在适当的时候,赦免褒侯出狱,感召天下,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是王道,你要切记。”

    太子宫湦说道:“父王,儿臣觉得,只有得到诸侯大臣的拥护和爱戴,才能有效地管控天下,诸侯大臣他们是天下的精英,他们是社会的中流砥柱,远比得到百姓们的拥护管用得多。”

    宣王叹气道:“得到中流砥柱的精英阶级拥护,这个王位做起来确是好做,可是王朝不会长久,得到诸侯大臣的全力拥护,势必牵动百姓们的利益,人民多于官吏,如果为王者和官吏一起苛政于民,时间久了,官逼而民反,民不得不反,到那时,只要有个枭雄揭竿而起,百姓都会拥护他反对朝廷,那时,就是所有朝野官吏都迎上去,也无济于事,因为天下百姓太多,为官必定太少,不成比例,官管民,也要爱民,更要服务于民,不可让他们成为酷吏,你不可以贪念一时快意,带两百多年的王朝走上不覆之路,你的二郎腿千万不可翘着执政为王,王临天下,要四平八稳的穆穆之象,昭示天下。”

    太子宫湦回道:“儿臣谨记父王教诲,铭记在心。儿臣四十不惑之年,很多事情已经不惑,儿臣会明白天下人民的天下,不是王者天下,王者就是人民的一个代表,和代表人民的代表。官吏,代表朝廷,代表王者意愿在执政,也就是代表人民的意愿在维护社会运行秩序,官吏就是一个政策法规的执行者,而不是领导者决策者,朝廷只要管好官吏,管好社会秩序,让各条战线都能秩序井然,那么天下也就安定了,只要社会安定,与民休养生息,民强则国富。”

    宣王听了太子宫湦对几个问题的回答,满意的笑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