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 送修电视机内藏纸条,被囚少女得救(第4/5页)  省报总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iàn,并在就近的宾馆里开了一间房。为了抢时间,他没有吃饭也没有休息,到宾馆房间里,放下采访本,拿出手提电脑,坐到写字台前,便开始噼里啪啦打字。



    采访到下午3点钟左右,宋晓斌嘱徐华,可以告诉对手清江时报与清水日报等媒体了。徐华有些不解。宋晓斌说你就照我的办吧,不然你会得罪新闻界的朋友的。徐华似乎理解了宋晓斌的意图。他打sh一u ji,把益水市这一案件告诉了几家报纸以前与他联络的记者。几家报纸的记者如获至宝,马上往益水市赶。



    宋晓斌是这样想的,徐华是为与他的哥们义气,才封锁消息的。他以后还要在新闻圈子里混。如果这次一点消息也不透露给别的有联系的记者,会得罪人的。到时,他便不敢独家给他消息了。这反而对自己不利。告之的时间,是宋晓斌事先早想好了的。到那个时候了。别的记者就是赶到了,采访时间也十分有限了,当天,顶多发个消息,特稿是肯定没有办法的。



    期间,刘平原打diàn huà来问,他信心满满地答复,没问题,晚上9点保证准时交稿。两个半小时后,供一版刊用的400字的消息与6000多字的特稿便打了出来。再略一梳理,8点50分,稿子与五c六张tu piàn便通过北大方正采编平台,顺利地发了出去。为了争取时间,他按事先的约定,给刘平原和主管副总编李青春各发了一份,以争取时间。



    刘平原和主管副总编李青春分别同时审稿,而后,李青春将审了的稿子再传给刘平原,刘平原打开李青春审了的稿子,查看修改之处,再酌情吸收修改意见,形成最后修改稿。为了抢时间,他们不时这样做。



    刘平原与李青春都守在办公室,刘平原将少数地方再打磨了一下,使稿件的叙述和描写更节制。李青春只稍稍改动了三两个地方。不一会儿,便审好了稿,9点半,最后的定稿便传到了出版部,只管上版了。



    第2天,这桩爆炸性的新闻见报了,反响异常强烈。其他媒体,只有手脚麻利的清江时报和清水日报发了消息。市民争相传看清江日报,茶余饭后街谈巷议。



    清江时报简短的消息,在清江日报炸弹一样的报道面前,完全被淹没了。报摊的清江日报特别抢手,人们前来买报,要的是清江日报而不是以前经常买的清江时报与清水日报。颇有心计的报摊老板,又如法炮制,把刊登了特稿的特稿版特意放在了面上。报道的标题“送修电视机内藏纸条,被囚地窖做性奴的少女终于得救”很是抓眼球!这个标题,还成了报童当天卖报的最大的卖点。“买报,买报,请看奇闻:送修电视机内藏纸条,被囚地窖做性奴的少女终于得救”的叫卖声在车站码头此起彼伏。



    发行消息反馈回来,刘平原心里舒服。



    清江日报不但抓了不少猛料,在报摊上火了。平时没有猛料时,也卖得不错。因为除了不时的猛料外,其它新闻也渐渐地换了面孔,可读性明显增强。这是编辑记者面貌一新促使了报纸面貌一新。



    清江日报每个工作日的下午,均定时召开编前会。时间夏秋季为下午4点半开始,大约一个小时左右,冬春季为下午4点开始。地点在会议室。参加人员为总编辑c副总编辑c编委c有关部处室的负责人(值班的主任或副主任)。程序是先通报考评初步结果,在此基础上自由评论当天的报纸,修正考评结果,然后各报道部再报所抓的新闻,最后定第二天报纸的版面。



    编前会上的评报众说纷纭,有叫好声,但刘平原所担心的指责也随之而来。



    李青春说:“这样色香味俱全的报道,很久没有见到了。”



    王锻志说:“更难能可贵的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