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宋晓斌告诉姚茜茜,龚海迪要来清江参加清江省纪念建团60zh一u niánhu一 d一ng,如果条件允许,他希望姚茜茜争取做个漂亮的专访。报纸改版扩版,需要更多好的新闻支撑版面,尤其是新辟的特稿版。
接获任务后,采访前的资料准备c观点提炼姚茜茜一点都不敢马虎。从网上搜索了大量关于龚海迪的资料后,她老在想:龚海迪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大典型,也是继雷锋后宣传攻势最大的一个典型,她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一直是比较高大的,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女强者,但是,远离宣传的日子过去20多年后,现在的龚海迪是什么样的呢?她的内心世界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
越思考越清晰,对,做龚海迪的访谈,就要争取做一个触及心灵软点c灵魂最深处的访谈,给读者展示一个真实的典型。
姚茜茜通过团省委负责同志与龚海迪沟通,久未在媒体前露面的龚海迪几经考虑,最终选择了清江日报这样一家具有公信力的主流媒体,答应接受独家专访。
采访当天,阳光灿烂,龚海迪所住的鸣泉居更是清风徐徐,绿意葱茏。
因为龚海迪要安排的工作非常多,一直等到上午10点钟才获得40分钟的采访机会。当龚海迪坐着轮椅终于出现在姚茜茜面前时,姚茜茜向她献上清晨特意从市场买来的鲜花。
龚海迪非常健谈。
姚茜茜问:“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典型,今天回想起那段日子,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龚海迪答:“20多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面对媒体我始终非常平静,当你突然面对那么多的闪光灯c笑声c掌声,调整自己最重要,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我的心始终像一泓碧水。我外在的性格让人感觉很有亲和力,大家一见我就叫姐姐c阿姨,其实在我的内心有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沉静,这是疾病和读书给予我的。它让我觉得什么是最美,什么是应该追求的,我一直坚信思想着的女性是最美的,而且知识改变命运,这一点我感受最深刻。”
姚茜茜问:“人们为什么那么喜欢你?”
龚海迪答:“今天回想起那段日子,我心存感激,15万封来信,虽然不能一一回复,但它始终在我的心里,我要感谢所有爱我的c关心我的人。我越来越明白,人们为什么爱龚海迪,那是因为在她身上有面对疾病和困难的勇气,这一点也是我今生的自豪,也许别的方面我还做得不够,但是我相信自己是一个坚强c勇敢的女性,不管什么时候都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不放弃每一分的努力,回想过去,我没有白白度过生命的每一程。”
姚茜茜问:“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们突然发现龚海迪不见了,报纸上很难再看到你的消息。”
龚海迪答:“我没有声音的时候,正是我在事业的长河中艰难跋涉的时候。我周围也有很多朋友对我说,龚海迪 你为什么总是拒绝各种采访,这样会让人猜疑的。我想,我应该没有声音,首先我是千千万万普通的老百姓中的一员, 其次我是个作家。这个职业不需要在前台表演,而是要在幕后c在书桌前思考c学习c研究和写作,作家的生活不是五光十色,何况我还属于那种写作很困难的那一类作家。”
姚茜茜问:“这次你来清江参加签名售书,刚巧也是您的首部长篇小说《绝顶》与读者见面的日子,对于胸二截瘫的你来说,这部写了4年的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意味着什么?”
龚海迪答:“这4年的确写得非常艰难,这也可能是我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了。面对文学创作,我首先是一个战士,要打败疾病,其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