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7章:太子的表哥(第1/3页)  大唐第一巨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农历七月中旬的午后,天气依然那么炎热,东市北大街上人流涌动,川流不息。



    一名十六七岁富家公子模样的少年人带着两名小厮来到秦钺他们的摊位前。



    少年问秦钺道:“小哥儿,你们这里有上好的蟋蟀吗?只要身形俊朗模样雄健,还特别擅斗的,要是中本公子的意,价钱好商量!”



    秦钺知道这是遇到了不差钱的主顾,马上笑脸相迎道:“这位公子,我们这里蟋蟀有很多,您可以自己选一只,至于钱不钱的,送您一只玩玩也没什么打紧!”



    少年人笑道:“好,小哥儿你很会说话,不过你放心,只要是本公子中意的虫儿,差不了你的钱的!”



    秦钺道:“蟋蟀都在罐子里,您是内行人,我认为好的不一定中您的意,您还是自己亲自上眼吧!”



    秦钺说着,便伸手打开了一只白瓷蟋蟀罐,里面有一只青麻头。



    掺青皱翅紫麻头,肚白身肥牙似钩。



    毛项花牙长腿脚,迷鸡生相斗三秋。



    这是宋代“蟋蟀宰相”贾似道的《青麻头》诗,可见青麻头绝对算的上是蟋蟀中的一个好品种。



    从黄家村捉蟋蟀回来的第二天,秦钺就根据蟋蟀的品种c个头c颜色等把那几十只雄蟋蟀都分了类。带伤和缺腿断须的都放了生,肢体健全的就放在蝈蝈笼里饲养。等到蟋蟀罐背回来后,品相好的就放在蟋蟀罐中饲养,品相一般的还放在蝈蝈笼里饲养。



    虽然秦钺养蟋蟀没有他爷爷在行,但因为从小看爷爷养蟋蟀,二十几年的耳濡目染,加上还看过几本他爷爷珍藏的关于给蟋蟀分类的书以及历朝历代的的名虫谱,自然对蟋蟀的品种是有一些了解的,什么样的蟋蟀好,什么样的蟋蟀差,他只要看一眼就能分得清。



    富家子拿起蟋蟀罐仔细端详一番,然后道:“这只虫儿的确不错,不过本公子更看好你这装蟋蟀的瓷罐,这瓷罐也卖吗?”



    因为是古玩鉴定师出身,秦钺设计的蟋蟀罐非常好看,不但有带透气孔的盖子,还让窑工在每只蟋蟀罐上都绘制了花卉和蟋蟀,美轮美奂的看上去就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样。



    一旁的李红连忙道:“卖,卖,我们就是卖蟋蟀罐的!”



    少年道:“这瓷罐多少钱一只?”



    秦钺道:“青瓷的三百文,白瓷的一贯钱,我们这还有斗蟋蟀专用的斗盆,一百文一只。”



    少年又拿起斗盆看了看:“这就新鲜了,要说本公子玩斗蟋蟀也有好几年了,以前斗蟋蟀用的都是陶盆和半截的瓦罐,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这世上还有斗蟋蟀专用的斗盆?要是有,我那些朋友也不至于不告诉我啊!”



    秦钺也拿起一只斗盆,对少年道:“公子有所不知,这些蟋蟀罐和斗盆都是我亲戚家的一个窑厂最近才烧造出来的,咱们长安城以前确实没出现过饲养蟋蟀专用的蟋蟀罐和斗蟋蟀专用的斗盆,别说是长安城,在咱们整个大唐的任何地方,都没人见过。”



    “这就难怪了。”少年再次拿起一个白瓷蟋蟀罐,“这蟋蟀罐好看是好看,不过一贯钱是不是有点贵了,能不能便宜点?”



    秦钺道:“这个还请公子多包涵,我亲戚家的窑厂远在南方,距离咱们长安城有数千里之遥,我们把这批蟋蟀罐运到长安城,先是走陆路,再走水路,然后再走陆路,历经波折跋涉了数千里,这才运抵长安城,便宜了根本不够成本。”



    少年笑了笑:“这么贵,你们能卖出去吗?”



    秦钺也报以微笑道:“公子不必为我们担心,这些蟋蟀罐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