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十 举朝郊迎凯旋军 元帅语出惊百官(第1/2页)  虎贲巾帼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月飞絮,落英缤纷,十里亭外,人喧马嘶。

    明黄冠盖之下,皇帝李渊头戴通天冠,身着玄冕服,腰间束起二十四銙紫金玉带,倚在金辂安车中,不时手搭凉棚,朝着东边,翘首期望。

    车前,文武百官依次而列,迎于道旁,硃衣紫服,错落有致;乌冠平帻,不一而足。

    午时正刻,东边尘土滚滚,马蹄阵阵,旌旗林立,刀枪闪耀,一面“唐”字大纛清晰可辨,迎风招展,缓缓而来。

    明黄冠盖前,司仪官跪奏皇帝后,起身上马,振臂一挥,大声喝道:“奏凯乐,唱凯歌!”

    一时间,钟鼓齐鸣,弦歌高扬,震天动地,澎湃激昂。

    “唐”字大纛引领下,数万士卒衣甲鲜亮,持槊负弓,步调齐整,威风凛凛,正向着冠盖方向踏步而进。

    队伍最前方,一名军帅身披银甲,盔插红缨,执乘白色坐骑一纵一送,款款而来,绛色战袍迎风摆动,袍角扬起,“啪啪”作响。军帅向前 ,三千骑手紧随其后,皂衣玄甲,耀人眼目;短刀长槊,寒光闪闪。

    来者正是凯旋而归的秦王李世民!

    柏壁之战,大败刘武周,彻底扭转了战局,改变了岌岌可危的形势,皇帝李渊龙颜大悦,亲率文武百官,皇子皇孙,出城十里,郊劳得胜之师。

    京城百姓也早已得知了消息,十余万众早早出城,此刻,人山人海,夹道相迎,焚香悬彩,箪食壶浆。

    大纛行止,军伍立定,钟鼓停歇,李世民从坐骑上一跃而下,稍稍整理甲胄战袍,端正银盔,一扯佩剑,迎着文武百官的热切目光,迈开大步,径直朝着百余步外的明黄冠盖“腾腾”奔去

    “儿臣拜见父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世民一提袍角,单膝跪地,在皇帝面前高声揖拜道。

    “秦王劳苦,快快请起!”李渊早已从金辂安车上凭栏而下,此刻,上前数步,从冠盖中急急走出,躬腰伸手,扶起儿子,笑容满面,神采飞扬。

    父子执手端视,君臣惺惺相惜,百官肃穆端立,万姓鸦雀无声。

    “秦王,柏壁大捷,振奋人心,我朝转危为安,朕不堪欣慰,实乃江山之幸,社稷之幸呐!秦王功高,朕当倾国而赏啊!”李渊眼中含笑,难抑激动,注视着儿子,朗声说道。

    李世民脸庞瘦削,短髭满腮,略显疲惫,然而双目炯炯,熠然有神,搀着老父,恳切地说道:“柏壁有功,皆藉父皇天威,凭将士用命,上下一心,四方合力,故能扫荡刘贼,光复并州,儿臣岂敢独揽大功?”

    说罢,李世民回头看了看旌旗招展,刀枪森然的得胜大军,“扑通”一声,再次跪拜道:“愿皇恩浩荡,甘霖广被,厚赏三军,抚恤伤残!”

    “好,好,好!”李渊开怀大笑,一捋长须,拉起儿子,说道,“大军凯旋,国人所望,待朕遣官奏告天地宗庙后,造册班赐,无所遗漏!”

    说罢,父子二人登车凭栏,在百官万姓的欢呼声中,仪仗回转,禁军开道,朝着京城长安扬尘而去。

    道旁,霍国公柴绍硃衣高冠,革带饰剑,班立于百官之中。见乘舆移动,节钺向西,便与众臣口称万岁,跪伏恭送,就在一刹那,不知怎的,两行热泪竟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潸然而下。

    飞檐重阁,红墙碧瓦,黄钟悠悠,锦旗飘飞。

    第二日,辰时正刻,大兴宫太极殿前百官侍立,文武齐聚,行三拜九叩大礼后,承制官大步出列,略清嗓音,高颂祝捷文书——

    “飞霜激电,上苍以宣威;伐罪拯民,我朝以耀武。

    刘贼武周,性本凶顽,识浅庸愚,不恤吾皇仁深之意,悍动干戈,行鼠窃之为,恣嚣张之事,犯我边境,侵我山河,推黎民于水火,陷万姓于涂炭。

    刘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