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8章 悠悠卷旆旌(下(第2/3页)  唐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驳了。但是天下的贼寇却是愈剿愈重,越杀越多。

    然而,他也是亲眼见证着国朝的局面,如何在朝堂政争的波动起伏与各方往复拉锯当中,时好时坏的谎言与虚报之间,逐渐崩坏下去的。

    也是亲眼看着世间那些心向朝廷的忠臣良将,是如何在这个如狱乱世中逐渐的凋零下去的;而让那些出身草莽、绿林的氓首之辈,相继兴起、充斥于官军之中。

    这次,朝廷再度派人来催促他移兵淮上的另一个理由,说起来很可笑却又无可奈何。却是为了威慑和监视那些降而复叛,抄掠淮左的申、光各地,而威胁河南的豪、宋诸州的刘汉宏;迫使其归正朝廷后不敢异动的需要。

    因此,他只能病急乱投医式的,更多笼络和借助这些地方上投效未久的将领了;哪怕对方也曾经是参与反乱官府的泥腿子出身;但是相对于威胁国朝腹地的黄逆大军,却又是算不得什么了。

    而在再三恩谢拜别出来之后,杨行愍也对着自己的妻舅兼朱延寿道

    “老三儿,如今咱们旗下上有多少人手。。又有多少是可以马上动用的”

    “咱们从庐州脱走时只带出了五六百人,再加上沿途募集的,眼下可用的也堪堪左右两营不足千余人而已。。”

    朱延寿当即回答道。

    “那也足矣了,速速随我去后军领取兵仗淄用,抓紧时日把人头再扩充起来吧。。”

    杨行愍当即道。

    “防御,这又是什么状况。。我们如今孤悬在外可有多多养兵的钱粮么”

    朱延寿却是更加疑惑起来。

    “眼下或没有,日后也就有了,兴许再过几日这寿州便是我等再起的基业了。。”

    杨行愍愈发得色道。

    “这。。”

    朱延寿惊了下,似乎想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脸色顿变。

    “这可是出自招讨的意思,咱们得抓紧做好收并那些别部人马的准备了。。”

    杨行愍这才哈哈笑了起来。

    这时候,另一名部将田頵走了过来道:

    “防御,扬州那边有新的消息送来,说是贼众似乎出了乱子,那太平贼所部已然开始渡江南还了;又有眼线回来报,如今的庐州故城内,亦只有一支别部草贼约三千人而已。。”

    “这真是天助我也,合该我辈就此光复乡里了么。。”

    朱延寿不由跺拳喜道;毕竟这只与众不同的贼军,给他们留来的阴影和余悸,至今尤未退散多少呢。

    “且不要急于一时了,先稳固下咱们在寿州的局面再说。。”

    听到这个消息,杨行愍反倒是从狂喜中冷却下来道。然后,他又对着田頵道

    “德臣,还需得你派人去扬州那边走上一趟了。。”

    “可是要联系扬州城中的高郡王以为呼应么。。”

    田頵不由应道。

    “非也,要须得你找上昔日的干系。。想法子往天长县送个口信才是呢。。”

    杨行愍却是眼神流转道。

    “这又是为何呢。。。如今咱们有了根基和凭据了,何必再。。。”

    田頵大为惊讶起来。

    “保不准光复庐州的指望,就落在这上头了。。”

    杨行愍却是意味深长的道。

    因为在这一刻,他却是想起了淮水对岸那位宿州刺史刘汉宏的故事了;既然朝廷都能让此往复无常之辈,数度得以重归麾下,那姑且鞭长莫及的自己,又何尝不能有所虚以逶迤呢。

    唯一可虑的,还是那个不是官军却胜似官军的太平贼了;毕竟彼辈的水师屡屡巡曳于江上而往来恒从,若不能趋避或是消除此患的话,就算是光复了庐州故里,也是未必能够安生的。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