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四章 玻璃(第1/3页)  北朝世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始皇帝的照骨镜,所有人都以为是传说,亦或是方士拿出来骗人的幻术,哪成想后世的x光技术,便是照骨镜的技术。

    始皇帝以为,此物可以见人之骨而看人五脏六腑,便用这个照骨镜来检验大臣是否害怕他。如果大臣的心通通直跳,便说明他的威势震慑所有人!

    而这个技术则是由硅酸铜钙掺杂水变成后世才有的纳米技术,而后涂抹在铜镜之上,于是就有了照骨镜!

    中国古代的方士如果就是因为这些技术而“妖言惑众”,那么……那么如果是他赵烈是始皇帝,他也会相信有仙人存在!这些技术哪是一般人能现的?

    老者的球墨铸铁技术,那个成品里石墨呈球状的铁,也是如此。这东西比碳钢的硬度和韧性还要强上很多,远的不说,便是用来开矿和铸造兵器,那么这些东西甚至能用来破甲,或者做成盔甲,防御现在的箭矢!

    而且一旦形成规模,便会比汉魏之时的作用更大,运用更广泛,而且有了他这个穿越之人,两相结合……

    激动……彻夜难眠一般的激动。这些东西,怎么就失传了呢?那些世家大族……真他妈不是东西!这些技术如果都保留着,还有他国什么事情?罪人,世家……可以断定就是罪人!

    老者眼里全是一种刚毅且骄傲的神色,他又拿出一个小巧精致的东西,这个东西在后世学名叫做齿轮。

    不过这个东西比赵烈见过的后世出土战国的实物来的更具有现代性。不过外行看热闹,内行才是看门道的。

    战国时期的,甚至秦国时候的标准,大抵上都在几毫米之内,也就是说其精确和严谨的程度,在当时已经是极致中的极致。即便是放在现在,也可以毫不犹豫的说上精益求精了。十二种标准,每一种标准都带有其应有的用途,在当时用在青铜上,那就是铸件的标准化流程中最精确的流水线产物。

    老者将这个齿轮放在那里,而后说道:“上古之法中,曾经以‘火驱之,永动不竭’记载。我终其一生都无法理解其中的道理。不过我对此物有了一定的改变和改观,公输般曾用此物来做为护城河防守吊桥的配件。也就是说以此物驱动,敌人冲上吊桥,吊桥就会翻转,而后将人全部填进护城河中。”

    赵烈一愣,还有这种骚操作?那这也是一种出其不意的方式,用上一次两次,总也能用来扭转战局。甚至能改变一定的历史,还有经典的战役。22ff爱书网

    老者说道:“古人过去以巨石封门,人不能出入,便从城墙上下,那时绳索并不结实,故而明了一种轮,此轮可节省力气升降物品,无论上下,以不同的方法放置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赵烈又一愣,滑轮组?这种操作,这个时候也已经有了?

    他拿起齿轮来,问道:“若是将此物放进城墙内部,用来控制所有弩机。让一人控制,则百弩齐呢,应该也能做到吧?”

    老者说道:“公输般曾经做到过,不过这技法已然失传,想要做到,其实也要一定的灵巧。老夫这般年纪,想来也可以试上一试。”

    赵烈说道:“没想到,实在没想到,公竟然保留着古人精湛的技艺和无双的术法。我这激动之情,实在溢于言表!”

    老者捋着胡须,点点头,而后将那铸铁还有齿轮放在一边,拿出一个尺子来,说道:“此物为新莽之时,王莽亲自制作的卡尺。其上标数分毫可见,端的精良无比。不过我在其基之上做了一些改进。”

    赵烈接过老者手中的卡尺,仔细端详了半天,而后猛地一愣:这不就是游标卡尺吗?王莽制作的,不过是直线卡尺。而老者的这个,已经有了游标,且呈现x轴和y轴的两条标准。

    这把尺子,无论精确地测量天上的星辰数据,亦或是测算张衡制作的地动仪的那些数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