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二章 亦敌亦友(第1/3页)  北朝世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永安镇的军制彻底改变,府兵制成了这里的主要兵制。世兵制和戍边军役制度则不再从此地施行。曾经远在夏州的各地百姓不再需要背着自己的衣服和粮食,千里迢迢赶过来戍边。

    那些在本地娶妻生子,甚至各地流窜的流民都安抚在当地,给予草场和农耕的权利。平日只需要上交赋税即可,其余的都归国家与赵烈控制管辖。

    目前最主要的募兵方式则是从本地征兵,以各族户口与人数的数量,按照比例进行抽丁入伍。并且严格规定军队的数量不能过万人,按照各族的制度安排军队的官职,永安镇则派遣长孙氏二房的庶长子长孙巡为总管府下大都督,总当地军制与兵权。于谨儿子于礼则受任永安镇军首。共同“辅佐”赵烈,共同建设永安镇及新设四州(安州,云州,朔远,怀恩,都在阴山以北及河南一带)。

    赵烈欲为众人提名,将徐平从镇军长史,迁任总管府长军史c开府仪同。刘贺孤则为开府前军都督(559年,宇文毓亲政,将都督三等称呼下放于中下层军官之中,类如东汉末年校尉,都尉制度),张崇则从州军曹迁拜开府帅都督,兼领一州军事。陆古则升拜开府都督,管理黄河东岸兵事,兼领郡长史一职。

    余下的各族勇士和曾经为官的那些人,都稍有提拔,至于茹茹人,赵烈则暗中将他们的子孙安排在私塾学堂之中。北山则由赵烈亲自领军占领,慢慢从北山开采石料筑城,顺便寻找铁矿。

    而贾氏十三杰中,贾智宾的亲弟弟贾智彦,则受赵烈亲拜,请其来任开府仪同三司,朝堂还特意加光禄大夫,以荣贾氏门楣。

    贾智彦初到,当即将开府整顿一番,无论是谁,就连长孙氏的子孙,也好好敲打了一番。且将军队整改,雷厉风行。甚至赵烈也为之动容,贾氏子弟,果然强橫!

    不过贾智彦也提醒赵烈:任人用事,万万不能随遇而安,人虽然不会平白无故犯法,却会因为十足的诱惑铤而走险。一日不雷厉风行,则事一日难以处理,有如疾病,日子久了,病入膏肓,再想处理会非常的困难。

    草原上的天气变幻莫测,而今稍有不慎则会遇见晴天霹雳,许多人并未穿戴厚毡蓑衣便遇到雨水。大雨一般会下上好几个时辰,而且如同倾盆,这个时光里头,大人与孩子们最喜欢看到的便是雨后天上闪烁的彩虹。

    陆古在黄河东岸建设哨塔,用石块和用废的砖头组成烽台傲包。指引着牧人前进的方向,也给予军队以明示。

    正巡视了一半儿,天上还挂着太阳,雨水便砸下来不少。一众人马当即被雨水浇成了驴子,茫茫草原,也不知道该往哪里躲。

    陆古手下一个队主骂骂咧咧的,也不知道究竟在骂什么,没一会儿便将避雨的毡子扔了,大发脾气:“咱们跟着幢主来来回回的,吃尽了风霜。要是过去,咱们没有啥子怨言。现在可好,张崇手下那些人,天天吃香喝辣的嘲讽咱们,要不是军纪严明,搁以前,我一定揍他娘的!”

    陆古一脸的晦气:“胡说八道,就你事儿多。以后不允许再去跟他们呕气!大都督对我恩重,平日也器重于我。最近陛下登基,咱们的官制都在重新派布,想来不会亏待于我。我若是被提拔了,还能没有你们的事儿吗?”

    众人赶紧将毡子扔给那个队主,那队主想了一会儿,方才湿漉漉地披着毡子,坐在那一言不发。

    陆古说道:“该做的事情还得做完,咱们不能总想着荣华富贵,吃香喝辣的。草原上还有几处地方咱们没走过,想来直通阴山这片地方,今后匈奴人都得踩踏一遍。都督需要的,咱们得尽力而为!”

    那队主插嘴道:“咱们辛苦了多少年了,大都督也没说提拔多少”

    众人赶紧堵住他的嘴,让他少说几句。大家都挺实诚的,遇到事儿了也不会藏着掖着,啥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