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煎饼雄文(第1/2页)  三年6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小炮的离去引发了大家对于生命的讨论,由于话题过于抽象,随着讨论的深入,许多想法已基本上无法通过言语具体表达,只能“唉一呃一诶”打哑语,一夜之间南区沦为聋哑地区。



    



    由于想法无法被人所理解,就像豪哥为人善良而不为人所理解一样,大家深深地陷入苦闷中,千万次的问自己:“我为什么不是你或他,不能与你们共享思想和感受,为什么?”



    



    就在此时,煎饼突发灵感,奋笔疾书写下“我为什么是我”,诚惶诚恐的献给塞拉旧过目:“请领导过目指点。”



    



    塞拉旧阅读二十几遍之后还是没看懂,但不妨碍他不懂装懂的演技:“这是南区第一次出现如此理论高度的文章,需要大力宣传。”塞拉旧专门召集大家研究读者定位,然后根据读者特点确定文章粘贴的地方。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只有吃饱撑着的人才会看这样的文章,根据读者特点最终文章被粘贴在学校食堂门口,全文如下:



    



    有没有人问过自己:“‘我’为什么是‘我’”。



    



    对于“我”来说,世界的组成就是“我”和除“我”以外的所有。别人的想法c喜怒哀乐如果不通过语言或者表情表达,“我”是无法感知的。例如别人身体感到痛,而我是无法感知到的,别人的存在与一颗植物或者其他的物体存在无异。



    



    “我”为什么是“我”,而不是你,不是他呢?又或者为什么你我他我们三者不是共同体呢?大家的想法c感觉可以共同感知呢?



    



    要探讨这个问题,需要分析什么是“我”。“我”由两部分组成:“我”的灵魂和“我”的机体。灵魂是控制精神c思想c感知的,机体只是一个物体。感知这个世界的是“我”的灵魂,当“我”的灵魂与机体脱离时,从“我”的灵魂看“我”的机体与看其他人无异,即施加在“我”的机体上的任何东西,比如痛,“我”的灵魂是感知不到的。



    



    大家遇到不好的事情的时候,是否有过这样想法:“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而不是在别人身上”。但是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别人可能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想法,那发生在谁身上都是有问题的。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出发,是否可以转换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的灵魂不可以独立存在,“我”是在俯视这个世界,看这个世界的一切在运转,“我”只是一个旁观者,而“我”本身是不带有任何感觉的。这样的话,不幸的事情发生在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身上,“我”都不会有前面抱怨的问题存在。那样不幸的事情发生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的身上都不会有问题了,因为从“我”的角度看,都是别人身上的事,“我”是感知不到的,也就没有任何抱怨。



    



    那是否“我”的灵魂一定要附加在某个机体上而组合成一个“我”呢?这里关键要看“我”的灵魂是否可以独立于“我”的机体存在。机体是有一定年龄极限的,是会消失的,那“我”的灵魂会随之消失吗?



    



    如果“我”的灵魂会消失,那这个世界到底是否还存在?因为世界的存在是“我”的灵魂感知到的,如果“我”的灵魂消失了,那“我”的灵魂所认为的这个世界就会不存在了,但是这个世界又是客观存在并在运转的,与“我”的灵魂消失所推出的结果存在着矛盾。



    



    如果“我”的灵魂不会消失,那“我”的灵魂去哪了呢?我们可以尝试运用一般人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