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二章小家电(第1/2页)  我的1982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忠信对于八四年这个时候,中国还没有大量出现电饭煲的事情很是闹心,做饭还都得用焖罐或者是大锅来蒸,蒸出来的饭时而硬,时而软,实在是让他感觉闹心。

    李忠信在后世的时候记得很清楚,他家里面买的第一台电饭锅,应该是三角牌的电饭煲,开始有这个东西的时候,也已经是九十年代初期的时候了。

    电饭锅,电炒勺,这两种全国人民都需要的东西,怎么在这个时候就没有人搞出来,没有让这样的小家电进入千家万户呢?

    别看李忠信家里面和忠信鱼馆那边都用上了电饭煲,但是,那电饭煲都是三井雅子那边给李忠信送过来的。

    忠信公司总部之前虽然也一直用焖罐蒸饭,但是,之前李忠信真就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毕竟八二年到八三年的这段时间,能够有足够的粮食吃,就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一件事情了。

    也就是八三年的时候粮食大丰收,全国上下才出现全民都能够吃饱饭,随时随地都能够买到议价粮的情况。

    之前忠信公司刚刚搞食堂的时候,那些粮食大部分都是从乡下那边换到公司的。

    李忠信十分清楚,电饭煲的原理十分简单,普通电饭煲主要由发热盘、限温器、保温开关、杠杆开关、限流电阻、指示灯、插座等组成。

    发热盘,是电饭煲的主要发热元件。这是一个内嵌电发热管的铝合金圆盘,内锅就放在它上面,取下内锅就可以看见。

    限温器,又叫磁钢。它的内部装有一个永久磁环和一个弹簧,可以按动,位置在发热盘的中央。煮饭时,按下煮饭开关时,靠磁钢的吸力带动杠杆开关使电源触点保持接通。

    当煮米饭时,锅底的温度不断升高,永久磁环的吸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当内锅里的水被蒸发掉,锅底的温度达到103±2c时,磁环的吸力小于其上的弹簧的弹力,限温器被弹簧是一清二楚。

    电炒锅主要由锅体、电热元件、温控元件和底座等组成。最早出现的电炒锅的锅体是由铸铁加工而成,按照当时的说法,铸铁锅最好用,还能够补铁。

    电炒锅的电热元件大多采用盘管状电热元件,安装在锅体底中央,这样可以使热量较为集中。

    一般电炒锅均采用双金属温控器调温,双金属温控器主要由双金属片、动静触点、调温螺钉、调温轴、安装支架等组成。

    它安装在电热盘底部,其调温轴伸出至控制板外与温控器旋钮相连,当调节温控器旋钮将温度设定在某一值时,接通电源就能使锅内温度自动处于所定的温度范围内。

    这些东西的原理李忠信都清楚,可是,想要生产出来这些东西,想要把他的这些原理转换成生产力,那就需要很多的事情了。

    不过呢!李忠信还是决定研究生产这些民用商品,他觉得,这些东西是改变千家万户人生活的一种好东西。

    李忠信记得很清楚,后世的中国人都喜欢买日本韩国的电饭煲电炒锅,因为这两个国家的电饭煲和电炒锅的质量好,而且先进,他觉得,这一世,他只要让人着手开始研发这两种东西,那么,今后最强质量的电饭煲和电炒锅那一定是中国忠信制造。

    李忠信隐约地记得,在中国最早的电饭煲应该是三角牌和半球牌两种,这两种电饭煲应该已经开始投入生产了。

    八十年代,通讯不发达,传递信息更是不发达,李忠信想了又想,他决定用忠信公司注册生产小家电的公司,主营电饭煲,电水壶,和电炒锅等小家电产品。

    因为是八十年代,先把先期的主营的东西搞上去,等这些东西都搞上去了之后,再组建几支专业的研发团队,让这些研发的团队继续搞研发。

    很多时候,团队的研发最主要的并不是科研能力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