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八章 油故村的来历(第2/3页)  带着神龙回娘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上了,提醒油故说:“你与这里人生地不熟,连个名字也没留下。真要不回来了,你去哪里找人算账去?”

    油故闻听,心里也打起了小鼓儿,七上八下的,很不踏实。但油篓都被弄走了,也只有听天由命了。

    提心吊胆中过了一个多时辰,五个村长陆续来了,每个人都如数归还了油篓和油钱,一文都不带少的。

    油故感激不尽,千恩万谢。在村长们的催促下,一步三回头地开船往回赶。

    油故回到老家,对父亲——老掌柜的把情况一说,老掌柜很是感动,对儿子说:“儿啊,你这条命,是牛骨村的人们给的。要不是他们喊来神医,咱父子今生就见不到面了。

    “经你这么一说,我认为,那里的人心田好,民风纯正,才救了你的一条命。但咱也不能有恩不报。眼下你母亲有病,咱的钱上答谢不了。

    “为了报答那里的人们对你的救命之恩,我想,不如在牛骨村开一个香油坊,咱按成本价卖给人们香油,以这种方式,报答人们对你的恩情。”

    油故闻听忙说:“父亲,孩儿也正有此意。这不正打算给你说哩嘛,没想到咱父子不谋而合,想到一块儿去了。

    “我还想,为了报答人们对我的救命之恩,除了按成本卖给人们香油外,我还打算把磨香油的手艺传给他们,在几个牛骨村里,都搞起油坊来。

    “我们不为别的,就为了推广这项技术,让那里的人们富裕起来,报答他们的恩情。还有那个神医,我也不知道是哪村的,总归是棘津州的。

    “在那里开油坊,遇见她的机会还会大些。如果再见了她,也给母亲要一支神药水,让母亲尽快好起来。”

    老掌柜的:“这个主意好!我们静海县有销路,他们磨出的香油,当地卖不了的,我们就收起来,运到静海县去卖。

    “在这里咱按批发价收,静海那里油少价格高,咱只赚取中间差价。数量多了,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进项。”

    油故:“只是母亲面前,孩儿不能天天守着尽孝了!”

    老掌柜:“只要你活着,就是尽孝哩。这次如果你回不来,你母亲还不得追了你去。好男儿志在四方,你只要闯出一番事业来,你母亲一准高兴的没法,说不定病情就能好转。”

    父子俩都是务实之人,急性子,只要认准了的事,就立马行动。

    油故很快在东牛骨村开起了香油坊。

    油故的手艺好,他打的香油,一是清亮,二是纯香,夏天浇在小菜上,光闻那香味,就能增加食欲。

    他在东牛骨村干了不到一年,方圆十多里的人们都认准他家的油,加之他人缘好,买卖做的又精,生意十分火红。

    站稳脚跟打开市场以后,油故开始招收徒弟,把自己的榨油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只要学会了,就鼓励他回家开油坊。

    人们见磨香油盈利,油故又肯教,纷纷到他的作坊里来学徒,学会了就自己另起炉灶。很快,五个牛骨村都建起了香油作坊。

    除了当地人买的外,剩余的全部交给油故,再有油故运往天津静海县,趸卖给批发商。

    由于销路好,来钱快,五个牛骨村的村民,几乎家家开油坊,五个村渐渐富裕起来。

    再说油故:

    就在他家一墙之隔,有个做杂货生意的店铺,掌柜姓乌,名子来。乌子来讲话有点冲,好抬死杠子,还爱好沾个小便宜,人们背地里便把他的名字倒过来,叫成了乌赖子。

    乌掌柜人缘也不太好,生意做得也小,家境不算宽裕。

    因和油故掌柜是近邻,两家相处的也还算好。油故掌柜便供着乌老板香油吃。乌掌柜也偶然回敬一些针头线脑的常用东西给油故掌柜。

    1111乌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