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7章 不因学习而沉重(第1/2页)  啊!大宋文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佛印觉得应该到饭点了,不如早归去,云乡一听说马上要离开,急得不行,跑到灵儿身边,一把抓住她的手,激动得说:“好妹妹,缘分天注定,两年后,我来把你接走,好吗?”

    “到时,我也有十四五岁了,我看行吧。”灵儿害羞地说。

    “大哥,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能相见?能否为妹妹赠送一首佛诗呢?还有,您要是知道白居易所栽之树在哪里的话,我一定会让您带我去欣赏那些幸福的树,肯定每枝每叶,皆闪烁着白居易柔情打量的目光,肯定与别的寂寞生长的大树迥然相异。”文妃说得有点语无伦次。

    “我们也要去。”其余美人也争相请求道。

    “这是当然,借助风物凭吊先贤,此谓贤良人士所为,老衲自是欢迎,岁月轮转,江山易主,的确不知诗人所栽之树居于何方,老衲只得以诗相赠了。”

    “人生何处不相逢?前世c今生,白昼c深夜,醉时c醒时,人前c幕后,朝阳下c夕晖里,静默时c睡梦中,乃至品茶吟诗听乐赏景。”

    文妃听得如痴如醉,她想,煦帝不是酷爱书法吗?不如请他留下一份墨宝,以消融他部分醋意。想罢,兀自笑了。

    “夏花,快去把笔墨纸砚呈上,请高僧将佛诗题于宣纸上吧,高僧大哥,不知尊意如何?”文妃吩咐道。

    “老衲恭敬不如从命!”佛印恭顺施礼道。

    欣赏着柔中带刚的字体,文妃好奇地问:“佛印大哥,这字体您是自成一家,还是借鉴了某位朋友的风格?”

    第一句写毕,“平凡心是道。”众位美人以及内监们齐声朗诵道。

    “老衲有时与东坡庭坚等人在一起品酒写诗较量书法,在不知不觉中借鉴了一半庭坚的风格。”

    “嗯,清瘦中不乏圆润,端庄而秀气,且在行云流水之中略带行草,下次,我一定要去欣赏一番黄秀才的字体,看看您习得了几分他的真传。”文妃充满了结交下一位好友的期待。

    八姐心细,叫人将崭新的劣质贡缎铺于地上,作为这些墨宝的家。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好!说得真好呀!”在场的人大声赞叹道。

    “即使鞭影至,骏马亦奋蹄。”一片沉默。

    “老衲为大家解释一下,此语的含蕴是好马在鞭子影子之下也会奋勇向前,它已将拼搏的意识化作内在的自觉,根本停不下来。”

    “啊,原来如此。”众人皆心领神会。

    “闲居无事可评论,一炷幽香得意闻。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

    “又是一幅有雅有俗的闲适画卷,此番境界令人向往。”文妃欣喜地感叹道。

    “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嗔之人,时时地狱。”刘美人觉得此语在嘲笑自己似的,心虚地离开了,边走边骂道:“什么高僧,分明是文妃请来教训本宫的,等着瞧!”玉蝴蝶也跟着离去了。

    佛印见有人离去了,微笑着题写“君子能忍,必成大器。”众人夸赞并嘲弄道:“写得好,而且像孔子转世呢;专门写给某些人的,哈哈。”

    文妃一语不发,想了一下,淡淡地说:“大家不要节外生枝好不好,不要影响了姐妹之间的团结嘛。”

    “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除文妃外,其余人皆面有愠色,有的皱着眉,有的叹着气,有的发着牢骚道:“即使是玉皇大帝,”即使是皇上能臣,也有各自的苦衷与无奈啊。”

    见大家心地局促,如此没有开阔的境界,佛印继续题写着“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大家这才若有所思,低下头来,好像在检讨刚才的不是。

    见大家终于明白了做人的几分道理,佛印想轻松一下,提议道:“老衲有些累了,干脆一起背一遍《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