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10(第2/4页)  王者荣耀之改命逆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型和功能各不相同,售价从元到 288 元不等。

    游戏会为玩家设置一些任务,玩家必须执行完这些任务后才能上升到更高级别,而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和好友互赠皮肤。

    王者荣耀还助长了攀比心态,孩子会比谁的游戏级别更高,谁的装备更好。

    为了获得更好的装备,一些学生瞒着父母花钱。相关报道不少:深圳岁男孩偷取父母银行卡玩王者荣耀,花光家中3万元积蓄;浙江一位5年级学生玩王者荣耀,两个月花去3万8千多元;长沙11岁女孩花8000块买装备和游戏皮肤,花掉了母亲手术钱。

    3)然而,靠着这些售价不菲的皮肤,腾讯已实现巨大盈利。

    中国游戏业咨询机构伽马数据称:王者荣耀 2017 年一季度的收入即为亿~60 亿元。

    另据某财经博主爆料,王者荣耀一款“赵云皮肤“单日就卖出 15 亿。

    腾讯 2016 年财报显示,腾讯全年总收入亿元,其中第四季度网络游戏收入增长 16至人民币 18469 亿元,该项增长主要来自玩家对战及角色扮演游戏类型的智能手机游戏的贡献所推动,智能手机游戏收入约人民币107亿元,如王者荣耀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有人认为这实际是腾讯惯用的赚钱方式,早年用 q 币买皮肤装扮头像;后来将这种玩法转换到游戏中,地下城与勇士需花钱买装备,英雄联盟需花钱买英雄皮肤,王者荣耀也不例外。

    4。控诉王者荣耀对新一代的负面影响:以《怼天怼地怼王者荣耀》c人民网c人民日报为例

    王者荣耀侵占未成年人灵魂。

    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伴随着《王者荣耀》的是非困扰,未绝于耳。先是较早前《人民日报》公开发声,认为其开涮古代名人,利字当头,只有耻辱,没有荣耀。此后更有杭州夏衍中学教师蒋潇潇著文《怼天怼地怼王者荣耀》,表达对孩子们沉湎网游的担忧。而一系列公开事件,也让《王者荣耀》站在风口浪尖。

    《怼天怼地怼王者荣耀》:“我比很多家长都要痛恨看到孩子们沉迷手机的样子:那种专注c那种迷恋c那种爱慕c那种笑逐言开我现在不能以丝毫的恶意来揣测我们的孩子。当孩子泪流满面地和我说,老师我控制不住自己,我不敢告诉父母,怎么办怎么办老师?那一刻我感觉我的心也被扎了。手机是把双刃剑,对我们成年人来说,我们能自控,不会沉迷,我们不会打争霸赛直到凌晨 3 点,我们不会去买两个手机只为能打游戏,我们不会花大把的钱去买游戏装备,我们不会时时刻刻感到手机里有人在呼唤自己的魂魄。但孩子呢?”

    7 月 3 日,人民网发表评论猛烈抨击王者荣耀,质疑其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认为“对王者荣耀的过度沉溺,让孩子在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智能手机普及,手游市场火爆,但手机不能沦为'黑网吧'甚至'手雷'。游戏研发者不能只重刺激性而忽视潜在危害,不能只重体验而不计后果。“

    5。如何权衡利益与责任?

    1)腾讯通过其微信官方账号发布“《王者荣耀》将推最严防沉迷措施”的消息,7 月 4 日以《王者荣耀》为试点,率先推出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其中包括未成年人限制每天登陆时长c绑定硬件设备实现一键禁玩c强化实名认证体系等措施。但这样的技术手段能否改变娱乐至死c沉迷病态的娱乐心理和游戏心理呢?

    基于此,腾讯发布公告称,7 月 4 日起以《王者荣耀》为试点,率先推出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其中,最致命的是将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陆时长,至少 3600 万未成年的《王者荣耀》玩家将受到影响。

    随着“三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