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93 章(第2/4页)  雁飞残月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炭,反熄了满腔厮杀立功的雄心。

    “你怎知当世便没有岳飞:”张浚手拈须髯,面色沉冷了起来,“嘿嘿,没有胜算,便一辈子束手束脚了不成?流点血算什么,自古建大功立大业者哪一个不是血流成河?”

    “自古建大功立大业者,哪一个不是血流成河?”卓南雁只觉这句话万分耳熟,忽然想起,完颜亮竟也说过类似言语,不由愕然呆愣。虞允文看他二人竟是针锋相对,忙出言相劝,说道卓南雁必是酒后醉语,该当罚酒三杯。卓南雁也懒得再多言,呵呵一笑,举杯连尽三觞。

    张浚将得重用,正自踌躇满志地筹谋大事,他深知卓南雁之能,本要延为己用,原以为自己一提抗金,卓南雁便会热血沸腾地鼎力相助,哪知他却说出这等话语,张浚顿觉无比扫兴。“南燕,”他放下酒杯,冷冷笑道,“听说今日的大金新君,完颜雍,当日流落江南,还曾跟你结义,做了你的义兄?”卓南雁只觉一股酒意直撞上来,挺身而起,亢声道:“不错,乌禄虽是我义兄,但他若敢侵宋,我卓南雁第一个去跟他拼命!”这一起身大吼,满堂宾客尽皆愣住。张浚看他声色俱厉,倒放了心,点头笑道:“很好,这才是老夫心中独一无二的卓狂生。南燕莫忘了自己平生之志,大丈夫并该忠心报国。”卓南雁道:“忠心报国决非轻锐好战,望和国公深思之。”说完之后,拱手一楫,也不管满屋人的惊愕之色,转身大步而去。张浚双眉连抖,目光厉如寒霜。辛弃疾忙到:“南雁今日必是醉了,我去劝劝他。”大步追出。

    元宵节将临,健康百姓都挑起了花灯。更因金兵溃退、民心大振之际,今年这花灯摆弄得犹见精巧,歌馆酒楼店铺富户门前更架起了各色彩棚,将阑珊夜色点缀得七色斑斓。卓南雁跟辛弃疾并肩而行,叹道:“我何尝不想大宋一统天下?我与乌禄虽有兄弟之义,又岂能跟家国大义相较?嘿嘿,真到了我大宋国势大振、兵强马壮的那一天,我自会请缨,似岳少保一般,率军直驱中原,收复河山。”

    “你卧底龙骧楼,力破龙蛇变,采石矶、瓜洲渡大战更是奋不顾身,诚可谓为我大宋出死入生。”辛弃疾的目光透出一片至诚,道,“‘忠心报国’这四字,你若当不得,旁人更当不得了!我不是来劝你回心转意的。”卓南雁正自困闷,忽听得辛弃疾这一番慷慨言辞,顿觉一股热气涌上喉头,低声叫道:“辛大哥……”

    “老弟的心意愚兄知道!”辛弃疾点点头,“当年岳少保便说过,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张浚偏要在我国弱民贫之际出师北伐,这不是收复失地,只会丧师辱国。”卓南雁心中更起知己之感,道:“正是!兄弟在镇江做了几日的小官,如同掉入混沌污浊的粪坑,头不出一丝气来。”

    辛弃疾语音萧沉:“老弟还记得当日你去齐山赴林姑娘的登坛盛典,愚兄送行时曾对你说过这的话吗?朝廷中有人名不副实!”卓南雁目光一闪,道:“是啊,小弟那时便奇怪,不知大哥说的是谁?”

    辛弃疾叹道:“我说的这热……便是和国公!”卓南雁也是微觉震惊,暗道:“原来竟是张浚,辛大哥看事总是入木三分,不知怎生瞧出来的?”

    “那时我与张大人只匆匆数面,却觉他虽然刚烈奋发,锐意恢复,却谋事不周,才略不足。”辛弃疾沉缓的声音中透着深切得无奈,“近日与他在健康共事,更觉他有识人之眼,无容人之量;有恢复之心,无规复之能。殿下不愿苟安,一意直捣虏廷,这原是极好的,但若用张浚,指派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卓南雁料不到辛弃疾对张浚的评价竟比自己还要深刻许多,想到这位老臣张浚对自己一直青睐有加,自己今日却跟他吵闹一场,不由黯然长叹。

    眼望着身周穿梭赏灯的人流,卓南雁又想起了林霜月,心中顿觉孤寂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