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瓜片茶香远 义士魂高洁(第1/7页)  西阳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轮流作息的第一年,四海牵头修通了下山道路。他们逢岩凿阶,遇水修栈,将路一直修到溪口。

    在离寨不远的断崖处,他们设了一道寨门,门厚一尺五寸,系用一整块硬橝木做成。寨门从里面开合,配以手腕粗的铁栓,若是里面不开门,任你再大的力气也撞不开。寨门修好后,无论白天黑夜,均有人轮流值守。

    第二年(按大清历法,应为顺治五年),四海这一组休假,嘉珍那一组出工。由于上年水稻取得大丰收,山上几年也吃不完,经寨民提议,chu sh一u了一部分,所得银两一半按人口分给各户,另一半作为公银,用于寨内公共支出。有了钱,寨里决定重建学堂c医馆,另建礼堂一座,作集会c演戏等用途。

    光明本是四海那一组的工程队长,因今年休闲无事,四海任他为巡防队长,负责寨内治安。

    却说陈二龙在表舅那里学艺一年,今年回寨开了个铁匠铺子,为寨民打制各种器具。李青松闲着也是闲着,便经常去铺里帮忙,为二龙拉拉风箱c钳钳铁块。青松是个木匠,做得一手好木活,铁器的木柄木把木支架等,都是由他做的。两人经过一段时间的配合,成了一对最佳搭档。

    二龙见寨民们搬运东西上下山很吃力,便打造了一个滑车,安设在寨门前的绝壁上,再配以长长的绳索,可将重物从绝壁处垂直起吊,省去人们肩挑背驮之苦。

    青松受了启发,想试着做个木牛。他脑中思索好了木牛的形状与结构,便动手做起来。

    青松为做木牛,天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连吃饭睡觉也要母亲三请四催。四海听了青松做木牛的思路,觉得甚是有趣,天天给他打下手,遇到难题时,还找其他匠人来帮忙。

    两个月后,木牛的框架做成了,寨民们纷纷前来观看。大伙儿见这木牛一点也不像牛,倒有些像车——三个带齿的大木轮,两个坐位,坐位前方各有一对脚踏板。有人问:“这木牛怎么能走呢?”

    青松答道:“还有两组滑轮与索带没安上,等安好了,人坐在坐位上踩踏板,便会驱动滑轮,再由滑轮带动底下的木轮子。”

    又过了几天,二龙做好了滑轮组,安装在青松的木牛上。在踏板与滑轮之间,以及滑轮与木轮之间,都用浸油的索带连接,作为传动带。青松与二龙坐上木牛,四条腿一齐踩动踏板,没费多大力气,木牛便嘎扎嘎扎地跑了起来。

    他俩异常欣喜,将木牛开下大路,驶入了水田中。由于轮子带齿,木牛在烂泥中并不打滑,反比在硬路上行驶得更顺溜。这样一来,木牛后面拖个犁,便能犁田,拖个耙,便能耙田。

    由于西阳山的路太陡,且有的地方太窄,真牛根本上不了西阳寨,因此山上的农田,从前全靠头铁镐耕作,一到翻田的季节,田里全是人。现在有了木牛,两个人踩踏,一个人扶犁,半天便能翻出一大片田。此后,四海又请来几个木匠,照着青松的木牛样式,又做了三台木牛。于是本年春耕,四台木牛便承担了大半的翻田任务。

    到了快要插秧的时候,西阳寨迎来一位贵客——不,应该是吸纳了一位新寨民。领着这位新寨民上山的,是几年前下山的一位老寨民。各位看官一猜便知,这二人是乌云格格与白尚简。

    原来这一对金童玉女,自从定了终身,便整日在一起厮磨,两年光阴倒也好过。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本来平川有功的豪格,回京不久却被多尔衮罗织罪名,关进了大牢,家中一应财产,俱被朝廷查封。乌云虽恨其父,在经济上却享受他的厚待,此时豪格一倒,乌云断了生活来源,平日的开销统统没了着落。福临虽知兄长为多尔衮陷害,因他只是个儿皇帝,凡事作不了主,唯有做傀儡的份。

    紧接着,狱中传出噩耗,豪格因病猝死。如此,乌云便彻底成了无人管c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