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唐成立(第1/2页)  小道士的道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岁月如梭,三年弹指一挥间,在这三年里,大唐太祖和那名儒圣因为洞庭一战,耗尽生机而先后化灰。

    太祖仙去之时,黄河突然大浪奔腾,长江有龙吟震天,三山五岳更是百花枯萎,长安城中有金龙高飞盘旋,而后垂泪,为太祖送行。

    那一天,老儒圣为主,王安平为辅,联手以儒道圣人手段,沟通天地,为太祖书写了一副挽联,大字在长安上空,足足高悬了七日之久,而后刻在了大唐宗祠。

    不过整个天下,除了他们这个层次,无人识得,因为那是用天地间最为根本符文书写。

    虽然人们不识得那字,但却在字中看到了太祖坎坷而又辉煌的一生。

    整个大唐都陷入一场悲情,不过在他们还未从悲情里走出之时。

    下了一场雪,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雪,雪中似有一位夫子在教人读书。

    飞雪本无声,但那日之雪,竟有书声朗朗,沐浴春风的教化在里面。

    长安,徐州,扬州,洛阳每个地方都有风雪飘零,也在每个地方,都有人泪流满面,就算是那些自持年老的老儒生,此刻也仰天嚎啕大哭。

    恨苍天不公,竟收回一祖一圣。

    不过几家欢喜几家愁,在确定他们二人真的走后,当今皇上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因为只有这两人还在,这个大唐便不是他的。

    在他们两人走了之后,大唐的国运便由他继承,在国运的滋养,以及皇道金龙的庇护之下,他短短时间就达到了圣人的层次。

    于是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他,便认为可以他认为可以扫平世间一切敌了,而他第一个下手的对象,正是王安平。

    因为在他眼里,王安平现在不过是一个受伤的儒道半圣而已,当趁早铲除,以免大患。

    “吾乃当今帝皇,叛贼王安平,还不受死。”

    唐皇高居九天,身边有金龙环绕,如山般的金色巨龙开口,声震九天,带着皇道大势向王安平压来。

    此番前来,唐皇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先是在扬州布了九龙朝天大阵,然后以百万大军围城,再命人抓捕了王安平的父亲以作要挟。

    “三年前,你不是这样子的。”王安平看着皇道金龙,怅然若失,昔日自己曾与金龙并肩作战,当时是为了祛除域外左道,而今竟然刀剑相向,只因当今帝皇容不下自己。

    “只道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皇道金龙只是国运显化,并不具备灵智,一切种种只是那帝王之心不同而已。

    唐皇冷冷的看着王安平自语,没有多言一句,仿佛是在看一个死人。

    整个扬州的百姓,此刻都心惊胆颤地望着高空那条金龙。

    有孩子哭闹,也有母亲抱住了自己的孩子。

    因为在这条金龙身上,他们没有感到一点平静祥和,反而是暴虐不堪。

    这与太祖在时,完全不一样。

    他们在害怕,害怕三年前的洞庭天灾出现在扬州。

    他们只是普通百姓而已,生活中,只有茶米油盐,只有相夫教子,一间风雨不动的屋子,几个人便是一生。

    那些抬手破天,挥手灭地的存在,他们没有去想过,更万万不敢去招惹。

    但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此刻有人为了自己的皇权,打算把王安平连同整个扬州在内的所有人一起泯灭。

    “太祖仙去之前,曾与我说过,若天下无道,可伐之。”

    三年时间,王安平没有一刻对自己放松过,时刻在修行。

    他曾经聚万民心愿,便得人道初显,而如今过去三年,对于道的感悟,他已然极深。

    而他以人为道,此刻对于扬州百姓心中的那份恐惧,洞若观火。

    正是因为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