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老太君的秘密(第1/3页)  戟影纵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恪非的灵堂就设在李府的大堂里,他生前不喜欢guān chǎng,不愿意跟那些人同流合污;官做得不大,也没有多少能够跟他志同道合的人;他平生只喜欢读书做学问,生前收的弟子不多,有的在远方做官,有的随着老师离开朝堂,关系慢慢变得疏远。悼念之日,只有杨麟作为最后的弟子,领着府里不多的家丁仆役戴孝迎宾。宾客也不多,只有几个礼部老同事前来,来了也不多呆,片刻也都离去了,赵家的人也只是派人随便来支吾了几声,李清照到最后也没有出现。



    过完头七,杨麟就张罗着要把老师的遗体运回章丘老家安葬。天气渐渐炎热起来,幸得杨麟每日安排在棺材周围放置了不少冰块,才不至于尸体的太快。



    师母早年就已过世,李清照被困赵家,也不知道赵明诚有没有跟她说李恪非已经过世的事情。李恪非在东京城里已经没有其他亲人,那些家仆们,除了李大济,就只剩下他做厨娘的老婆而已。大宋律里,他们只是“合约仆众”,不是李府的家奴。而李府如今算是后继无人了,大家也需要另谋生路,所以杨麟干脆遣散了他们。



    李大济夫妇也已是五十岁的人了,常年照顾李恪非,也非常劳累。李大济忠于李家,如今家主过世,他想亲自护送老主人的棺椁回乡安葬:“公子,小人本是临邑人士,那一年黄河发大水,我们几个村子遭了灾。我当时刚刚娶亲,家乡活不下去,于是向外逃难。逃到济阳,遇到老爷,老爷宅心仁厚,收留了我,还给我取名大济,是‘济世为怀’的意思。从此我就跟在老爷身边,这一跟,就是三十多年。如今老爷仙去,我李大济好想送老爷最后一程。只是小人年迈,身子不中用了”



    杨麟看着老泪纵横的李大济,心里酸涩苦闷:“大济叔,不用担心,杨麟自会操办一切。你就好好守着这宅子,说不定李姐姐会回来。”



    李大济一生没有子女,李清照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他跟李清照的感情也就特别好。杨麟安排他守着宅子,免得李清照回来,没个应门的。



    从董家寨回来,杨麟就没好好休息过,也没有去跟母亲赵月奴好好请个安。如今又要将老师的棺木送回章丘,临行前,杨麟终于得空被母亲叫到堂屋里跟自己好好说会儿话。



    只是这回前厅里不只是杨全福c杨全忠等几个老家人在,还有其他几十个汉子也在其中。



    杨麟在杨邦z军中也算见识过不少人,这些人看上去个个不凡,即便不是军汉,那也必定是会搏杀的壮猛之士,甚至有几个目测其身量,观其神色,身手或许不再鲁智深之下。



    杨麟刚到要打招呼,就被杨全福带着进后堂去了。后堂里,赵月奴坐在上首,堂下站着四个汉子,都是精壮之辈。



    “麟儿,明日你就要护送你老师的遗体回老家,你长大了,有担当了。爹娘都老了,是时候告诉你些我们杨家的秘密了。”赵月奴也算开门见山,说到秘密,也很直接,毫不避讳。



    杨麟略略一愣,随即静下心来:“孩儿听着。”



    杨家世代从军,赵家又忌讳长期带兵的武将,各地将官定期调换,将帅之间多有制衡。可是这百多年过去了,杨家c呼延家c折家c刘家这些武将家族,还是在赵宋朝廷屹立不倒,即便比起建国之初,已经没落太多,但在大宋朝也还算沾得上贵族气息。今日,赵月奴就要向杨麟坦白杨家的秘密,杨麟心情是既忐忑又好奇。



    赵月奴说,杨氏一族源自姬姓,后从大秦到两汉,至三国到魏晋,再从大隋到大唐,又从北汉到大宋,起伏辗转,已经屹立天下千百年。在各朝各代也算风光大族,在老令公这一代,杨家遭遇了天塌地陷的灾祸。杨氏自那时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