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穿越者的不甘平凡(第1/3页)  剿灭沙陀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千年之狐,姓赵姓张。五百年之狐,姓白姓康。

    这个“狐”,乃是“胡”的谐音,即胡人的意思。唐朝开疆拓土c护卫友邦,超越汉朝,也吸纳了大量外来人群,唐朝人戴孚所著《广异记》里,有篇《唐参军》,即以狐狸精的故事暗指胡人进入中原的情况。

    汉朝时,靠跪舔皇权当政治寄生虫的儒学门阀世家垄断政治c经济c教育资源,竭力铲除各地原生的部落及方国的文化c信仰c习俗,洗脑愚弄国人,世家后来又评定出各郡的望族,在后世西北的甘肃c燕山南北的河北,评出大量的张姓c赵姓的郡望;而这些地方,又是西北或者北方人群进入中原的必经之路和歇脚点;所以,汉晋时大量的胡人仿照汉姓时,起的多是张姓c赵姓,以此来鱼目混珠,假装“高贵”出身。

    到了南北朝及隋唐时,中亚的粟特人,因为经商及亡国c亡部族的原因,大量内迁到中原,逐渐也改汉姓,取的多是音译过来的康c安c曹c石c米c何等,史称昭武九姓,康即康居国,石即石国的意思。波斯被阿拉伯攻灭后,其王室及一些民众也是逃到了唐朝,当时还是唐太宗c唐高宗时期,这些人几百年保持波斯袄教(拜火教)c明教(摩尼教)及基督分支景教的信仰,其教义影响了白莲教的形成,而白莲教及其各种变体不断起义,大闹上千年直至清末。

    唐朝安史之乱后,全国出现许多军阀节度使,完全控制地方的军队c财政c官吏任免,形成有割据倾向的藩镇,使得唐朝中央的控制力减弱。

    但是,唐朝并未从此江河日下,反而曾经中兴过。这是因为,第一,由于唐朝政治c司法c官僚c民政制度的完善崇高,使得多为文盲的军阀们还想不出更优秀的体制来取代,故而只能仍模仿c尊崇唐朝的制度来选官c治事c吸引人才,其在间接上也就不得不听从一部分唐朝中央的号令。

    第二,各军阀头目为了控制强大的武力以自保,大量从所在地征召强壮能战之士充军c当亲卫,反过来使得军阀的内部出现了土著民兵化c豪强联姻化。这些土著民兵集团,逐渐又架空了外来的军阀头目家族。在头目和民兵集团的斗争中,唐朝中央又逐渐可以借力打力,削弱各藩镇,并移动某藩镇头目到另一个藩镇,实现藩镇长官“节度使”的流动化,削弱其长期经营c世袭割据的可能性。

    不过,唐玄宗之后唐朝皇帝的基因似乎都不大好,不是智商c性格不足,就是寿命不长,再加上亲信的宦官乱政,使得唐王朝的中兴努力功败垂成。

    唐朝末年,考过科举c当过私盐贩子黄巢痛恨世道的不公,深感自己的雄才大略被埋没,于是举兵造反。他那流动全国的起义大军摧毁了本来已经本土化和能力弱化的众多藩镇,使得天下再次大乱,许多新生枭雄出现,割据争霸大战的序幕再次拉开。

    这其中,尤其以黄河中下游最为激烈,两大阵营,代北沙陀李克用c李存勖父子集团,以及黄巢原部将的河南朱温集团,两大势力长期地对峙厮杀,杀出了许多猛将c勇将的传说故事,也杀出了千里萧索,白骨蔽野。

    最终,沙陀李克用的亲生儿子——李存勖攻灭朱温建立的梁朝(史称后梁),并以自己被唐朝赐国姓“李”为基础,继续称唐,史称后唐。

    但是,后唐的统治集团内部也并不很稳固。原因在于:李克用当年为了快速壮大自己的实力,认养了大量的各族义子,并组建“义儿军”,这一措施埋下了第二代继承时的权力分配问题。在李存勖继位时,比他年长的c功高的真亲戚c干亲戚都不少,还都是方面大员,有兵有将;而李存勖在发奋灭掉后梁c打跑契丹后,学起唐玄宗李隆基的梨园爱好,整天和戏曲伶人厮混,并重用宦官,丢掉了一个最高统治者的责任和警惕;最终,在一系列莫名其妙又事出有因的叛乱中,李存勖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