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无光灯笼(五)(第1/2页)  剑雨长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下山时,秦红云急于奔命,一路凄厉摄人景致,并未顾忌。此时随苏梁一路上山,便觉得林影间,沙沙草叶声中,藏匿着万般恐物,芳心跳的好快。

    入夜已深,千里江流上的江风,早将林间余温吹的干净。林间转凉,似透骨的寒意。

    苏梁犹未觉得,因为他要做一件事,一件他认为不负苏家门庭之事。赵升虽将他误解,恨之入骨,扬言哪怕身死化作恶鬼,也欲缠他。但他依旧要回寺,依然要将死者安葬。苏梁绝非是以德报怨之人,但死去三人俱与他有点瓜葛,如今安葬之责,岂能推诿。想到此处,便觉满腔热血忽地而起,山野间屈屈寒凉,又如何能将少年那突起的热血吹寒。

    话虽如此,但一时热血,又怎能永世长存。

    很快,苏梁便觉得那热血凉了,凉如夜色苔痕寒阶,井中弯月,不复存在。

    苏梁二人上山并非施展轻功,而是走上去的。苏梁想那秦红云武功不弱,却如此惧怕上山进寺,更是避之不及。虽然心中大半不信,但也颇为顾忌。便不再轻功而行,一路行走,若是当真遇见所谓“恶鬼”,也能极快停定,与之周旋。

    山路崎岖蜿蜒,树影憧憧,魂归寺正隐匿在一大片树影之中。远远望,山寺无灯无火,只能看清一片漆黑轮廓。苏梁忍不住快行几步,秦红云心中千般不愿,但也不由紧紧更随。

    山寺渐近,漆黑院墙山门轮廓,越现越多。宝顶飞檐迎着夜空,其上还有青苔荒草,随夜风飘摇。宝顶暗匾之下,还余下的山门微微摇晃,刺耳之音,与初上寺时并未有何不同。偌大禅院,除血腥气味更重几分,与离开之时似乎毫无差别。

    苏梁正欲开口呵斥,哪里有什么山寺“恶鬼”。不由的右手一拉,又带着秦红云近前几步。抬头向山门望去,苏梁目光忽地一凝。在那山门宝顶边上,不知何时斜挑着一根漆黑长杆,长杆下,一串黑影飘动,像挂是七盏形状大小尽不相同的灯笼。山寺无光,这斜挑的灯笼,不知因何缘由也未点亮。长杆插得并不密实,晚风吹拂,斜杆晃动,七盏无光灯笼,微微飘荡。

    苏梁心中一阵惊疑,进寺出寺从未曾见过,这杆灯笼怎地就忽然存在。当下又近前几步,注目细观,只是这一眼,苏梁“啊呀”一声惊叫出来,倏地退了两步,退步停定,只觉得后脊之上一股凉意。

    这斜挑的长杆之上,竟挂的不是灯笼,而是七颗血淋淋的人头,人头上血迹未干,滴滴鲜血落在草皮之上。人头后的寺墙之上,沾着鲜血写成的五个斗大血字,“shā rén者苏梁”。

    苏梁惊骇之色溢于言表,山寺悄然无人,这七颗人头究竟从何而来?多出的四颗又是何人?

    忽然苏梁身形一震,难道此处还有活人?如若不然,此处怎地挂灯。

    秦红云虽是江湖中人,在江湖独自混迹多时,但这等凄厉诡异的场面,也是头一次见过。此时早已吓得魂飞魄散,一双,走不动,挪不得,只得呆呆站着,宛如失了魂的躯壳。

    半晌过后,苏梁慌心初定,拉了拉魂游天外的秦红云,道:“哎!莫慌神了,这便是你口中‘恶鬼’做得?”

    苏梁又叫了两声,秦红云方才回神,依然惊魂不定,颤声道:“是是是了,肯肯定是那那那‘恶鬼’。”

    苏梁此时已回常态,他本就不大相信山寺恶鬼之说,如今方看时,虽也是大惊失色,但此时却也知道,绝非有鬼,必是人为。苏梁拉着秦红云向人头灯笼走去,冷道:“莫不是你真以为是‘恶鬼’不成,若真是‘恶鬼’,我们岂有活命道理。早就去那黄泉路了,哪里还能回到这山寺,看到这别致的‘无光灯笼’。”

    此话如定心灵药一般,秦红云虽还心悸,却也渐渐如常,但委实不敢再去看那串灯笼。寂寂山寺,山门宝顶上,斜挑七颗人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