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陕北,心中的圣地?? ?(第1/2页)  江湖观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陕北,一片既贫瘠又富饶的黄土地。在没有到过陕北之前,我在极力想象着陕北和圣地延安是怎样一幅情景呢。记忆中,从上小学开始就知道有个延安,上课时一提起延安,看老师的表情大家就觉得神圣的不得了。“在延安十三年”,这是初中时唱过的一首歌中的一句,及到了上高中时,班主任给我们上的第一趟课是的《沁园春雪》,那“北国风光c千里冰封c万里雪瓢”的景象展现在眼前。当时正是开春,也是我刚从乡下到县城的中学读书。恰在此时,县城周围下了一场大雪,“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眼前的景象与诗中的描述的多么相象,这让许多学子们想到了陕北也和家乡一样的美,一样的亲切。

    接下来,又有一首名诗加深了对革命圣地的印象。“心口呀莫要这么利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的眼睛挡住了”“几回回梦时回延安,双手搂写宝塔山。”“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

    读完了贺敬之饱含深情的诗作,那种感动无法形容。后来看到了描写圣地的影视作品《延河烽火》,只有两个团的解放军指战员在的指挥下,打败了占绝对优势的敌人,顿感非常神奇。diàn yg《平凡的世界》c《人生》等,展现了变革时期陕北的另一番景象,对陕北的白云飘c山丹丹开花,大红枣c信天游,闹秧歌等浮现在眼前。

    当我踏上这块神圣的土地时,深深感受在这个被外人称之什么也不长的地方,却使中国革命得到了迅猛成长,并取得了辉煌胜利,真的太不容易了。

    这个被外人称之什么也不长的地方,只有沟壑纵横,山梁上光秃秃,山沟里长着些树木,正是这沟沟壑壑的地貌和不大不小的树木,才使中央红军有了落脚点,中央机关和在转战陕北中有回旋的余地,才使革命得以发展。1947年的国民党军队进攻时,中央机关行走在山谷里,使走在山梁上的敌军只隔二c三百米却擦肩而过,没有被发现。是偶然还是天意?

    这个被外人称之什么也不长的地方,却长着并不起眼的小米和苞谷。还有土豆和南瓜。这些作物产量并不高,却能养人。“羊羔羔吃奶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黄土地上的农产品是极有营养的,否则怎会有小米加步枪打败美式装备国民党军队的chuán qi。还有一种“钱钱饭”,这本是陕北缺粮人家的一种度荒饭,多和米糠c秕谷同煮,借以充饥。在那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里,不知延安军民靠它度过了几次难关,而现在已成为粗粮细做的风味饮食。钱钱饭粘糊爽口,香浓味美,尤其是寒冬里,喝一碗钱钱饭驱寒保暖,惬意极了。

    这个被外人称之什么也不长的地方,却有着世界上最有特色的窑洞。土窑洞c石窑洞c砖窑洞c土基子窑洞c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它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世代居住在黄土地上的农民,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c生儿育女。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气候的干燥c冬季的寒冷c木材的稀少为冬暖夏凉c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也为延安军民ti g一ng了居住的保障,使得党中央机关和领袖们在温暖的窑洞中办公,也使得又一奇迹的产生,在世界上最小的指挥所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战役。

    这个被外人称之为什么也不长的地方,却生长着彪悍魁梧的汉子和妩媚可爱的女人。男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能抬起三百斤重的碌碡,能一条胳膊挟起二百斤的口袋,能抡起四五十斤的大铁锤。扯起嗓子吼信天游的声音能传遍山山峁峁。这里产生过无数的英雄豪杰,从李自成到刘志丹c谢子长,以及当代的各路英模。再看那陕北女子,正如一位陕北作家写的那样:一个个端格婷婷身材黑格幽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