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时与其他兄弟战舰协同作战的可能。
可是希佩尔和海宁元帅等人c包括提尔皮茨在内的海军高级将领们都非常看好这样的设计,认为这艘战舰瞬间爆发能力极强,快速投射能力非常可靠。
理由很简单,雷击舰的作战性质本身就是快打快撤,让敌方瞬间受到重创,在失去还击能力的情况下完成已方的跳帮部署。总地来说,所有人都认为这个目的达到了。
真正在海战战场拼杀过的军人都明白,鱼雷的作用并不是仅仅为了击杀大型军舰,还有一样本领就是利用其快速机动牵制敌方注意力,打破敌方队形,影响敌舰有利阵位,像苍狼钻进羊群一样,让敌方首尾不能相顾。
一个扇面发射出去,如果对方不迅速调整航向就是撞上鱼雷后面临沉没,而调整航向后就会脱离编队,尤其是大型战舰,很难再次跟上友舰,战术作用非常大。
按照埃里克的想法,这种驱逐舰的攻击性受到了制约,如果鱼雷发射架通过优化,完全可以在21原型的基础上在舰舷两侧各加装一具鱼雷发射管。埃里克的想法不无道理,要知道21的造价可不低,应该让它的作战荔能最大化。21的造价是这型驱逐舰里最便宜的,仅需820万马克的首期报价,就算因为首艘试验舰需要追加一些额外资金,也不会超过900万马克。单独为了21打造一个特有型号花费不会低于800万马克。鱼雷发射管没有火炮贵,贵的是鱼雷本身,待发的32枚加上备用的56枚鱼雷,共计88枚,差不多相当于五个双联装127毫米炮塔的钱,而鱼雷打光了就打光了,炮塔好歹还能有几千次射击,这笔帐算下来,埃里克觉得太亏了。
最终,还是吕特晏斯了解埃里克,用几组有力的数据说服了他。因为历次海战以来,小口径炮打一辈子都没有可能击沉一艘大吨位的装甲战舰,但是鱼雷就能办到。
数据就是硬道理,埃里克只好同意先按计划建造三艘雷击舰,等试验舰下水测试,有了实战效果后再考虑批量生产的问题。
上校讲完了雷击舰的功能,又展示了所有数据,然后让投标企业回去进行预算。
明显和前两次有了很大的区别,大家在意的已经不是能不能建造,而是建造时能够获得的利润空间,毕竟雷击舰的技术含量是三者里面最低的。
经过几天的角逐,汉堡福尔肯造船厂拿到了21的三艘订单。
自保都非常困难的汉堡福尔肯造船厂,让技术含量最低的21顺利到手,成了本场订单中的最大赢家。
其间,布洛姆和克虏伯都争相争夺,价钱上没有了争夺空间就拼时间,拼技术,拼指标。奈何小厂总能在细节方面赢过大厂,因为布洛姆和克虏伯确实不会因为小订单的争夺战而放弃接下来的大订单。
争夺了几轮,许多厂开始放弃竞标,除了一些还有实力的船厂打算继续留下争夺巡洋舰的指标外,一些小船厂要不就是赶紧找大船厂寻求合作,要不就是赶紧回去开始扩大民营订单业务,以求生存。
资本世界就是这样,利益是绕不开的话题,在这里失去了生存空间,自然还有另一块市场等着伸手去争夺。
半个多月的驱逐舰竞标活动终于落下帷幕,即将迎来的是德国海军巡洋舰的造舰计划,有了前车之鉴的船厂开始重新振奋,纷纷组织技术团队加紧竞标前磨练。那些没有能力或已经拿到其他订单的舰厂也开始纷纷猜测这批巡洋舰有多大的吨位。
克虏伯来得不算晚,在驱逐舰和岸防舰的竞争快要落下帷幕时才从鲁尔不急不忙来到柏林。相比别的厂家,他显得特别有信心,一副志在必得的神情。
前段时间,克虏伯本人虽然不在柏林,却了解到了这里发生的所有情况,包括布鲁姆船厂因为自身原因竞标失利,最后忍不住和小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