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2章 法国的应变(第1/3页)  工业霸主德意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一个人感觉不安全的时候,他会对周围的环境倍加警惕,尤其是在漆黑的夜晚,操一根木棒在手,胆量就自然大多了。

    放荡不羁,穷兵黩武。如此形容埃里克的人并非只有国外的政治家们,就连本国的民众也开始这么评价他们的总统。

    这样的评价虽然市场很大,但是,苏联大军的步步逼近,确实给埃里克创造了不断扩军的借口。德国的各界精英也清楚地看到了眼前的危险形势,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总统的限制,毕竟敌人已经来到了家门口,德国人不可能束手就擒。

    敌变我亦变,在国防建设方面,德国必须与时俱进,不可能长期抱残守缺,这是埃里克宗旨。

    1934年,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英国首相麦克唐纳率团访问德国。在这个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中,他期待德国能与英国一道共同为国际新秩序寻找一条新的出路,并尽可能说服埃里克紧跟英国的节奏。

    国宾仪式非常隆重,但麦克唐纳却显得心事沉重。毕竟,埃里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心里没有底。

    在正式的双边会谈之前,麦克唐纳与埃里克先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的私下交流。因为东道主的行事风格有点特别,出访之前,阁僚们就曾经提醒过自己,所以,麦克唐纳便提出了这么一个要求,以免在双方会谈的时候当场出洋相。

    埃里克尽可能地满足了麦克唐纳的要求,在没有任何人参与的情况下,他们两人关上大门进行了一次掏心掏肺的交流。

    汉莎宫总统办公室旁有一个并不太大的贵宾接待室,曾经也是德国接待外国元首的地方,但因为德国对外交往的扩大化,原有的接待室就无法满足接待工作的需要了。

    在隆重的欢迎仪式上,两人已经初次见了面,这次,埃里克在这里再一次热情地迎接了麦克唐纳。两人握手拥抱,彼此非常绅士地客气了一番,接着就进入了实质性的对话。

    “没想到总统先生竟然如此年轻,真是后生可畏啊!”

    麦克唐纳的开场白让埃里克显得有点得意忘形。

    “首相阁下也是风华正茂之人,我想,你我之间应该会有共同语言。”埃里克的赞赏也很到位,只是麦克唐纳并不年轻了。

    “听说总统先生个性鲜明,历来不按套路出牌,却能将德国治理得如此井井有条,这是本人没有想到的。”

    “张驰有度、顺势而为,我只不过是在以一个商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至于治理国家,那都是各级官员和民众的功劳。”

    “总统先生过谦了。对于德国的现状,本人早有耳闻,既然总统先生做事说一不二,便不可能被其他人所左右。”麦克唐纳不轻不重地说,但颇有挑衅意味。

    此话一出,埃里克的脸色顿时微微一变,心里老大不高兴,因为这明明就是在指责德国总统是个独裁者了。但他没有溢于言表,继续与麦克唐纳客气地周旋。

    “依首相阁下之意,本人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其他人可以左右呢?”埃里克干脆把话题抛给了麦克唐纳。

    “总统先生误会了,误会了!我想,我们应该先谈谈德国对国防建设方面的见解,这很重要。不是吗总统先生。”

    “哦,是的,当然不止是谈德国,正相反,对于大英帝国的见解,我们一向觉得更为重要。”

    “不!不不!与德国相比,英国的三军建设早已过时,恐怕不能与德国相提并论了……”

    “德、英之间优势互补,政治上高度互信,尤其是经济上的携手合作著有成效,这是有目共睹的。在军事发展上,德国一直以英国为榜样,循序渐进,我想,我们是不会有什么分岐的。”

    “对于德**队的发展,各国都有不同的看法,本人认为贵国的做法是欠妥的,况且无限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