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赵太子奂(第1/2页)  秦之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嬴倬此次辩赛大获全胜,于鬼谷山山光阁中的言论也由各种舆论方式传播到各地,一时之间竟也成为酒肆茶坊的谈资之一。



    何谓出尔反尔?鬼谷山便是最典型的实例——原是答应嬴倬c魏子敬辩赛获胜,便可离开鬼谷大山,却不料事后无人提及,甚至山中传出谣言,称柴师欲收下秦国太子及商君后人为徒。



    而事实呢?柴师确有收徒之心,但最终还是被雙桎的一席话阻住了,“柴师,依吾之见,莫收秦国太子为妙。”



    “哦?莫非老大心中怨气未消?”



    “柴师折煞我也,吾也非似那般小肚鸡肠。只是柴师向来喜好孤静,不喜纷繁,如若今日收下秦国太子为徒,恐日后各国诸侯皆要将自家儿郎送至柴师门下,到时鬼谷大山便不复如今的清静了,更让徒儿担心的是,收秦国太子为徒如此大事,定然引起各国轰动,到时我鬼谷一门恐要卷入各国纷争中去,不得抽身啊。”



    “老大处处为鬼谷一门着想,为师倍感欣慰。只是汝之所想皆为小义。我鬼门精要在何处?”



    “徒儿愚钝,揣摩十数年方有所得,还望柴师指证。鬼门精要,的确不在鬼神星象,而是洞察世事之道。鬼门不为任何一国所摆布,不为任何一国效力,置身事外。而自古旁观者最清,各国形势走向,无一逃得过鬼门眼界。我鬼门能够立足于各门学派齐头并进的纷杂乱世,源旨也在于此。”



    “那为师再问,如今天下扰攘,终须一人一国统御九州,了结乱世,你以为如今各国之中,哪一国可堪大任?”



    雙桎沉默良久,锁眉沉思,道;“以吾观之,如今能定天下归属者,只在长平一战。秦赵两军皆是现今天下兵力最盛之国,两国分出的胜负,当主天下之势。只是眼下战况焦灼,还不好妄下定论。”



    “那便是了。为师思虑一番,也觉得现下收徒甚为不妥,便依你之见,我只管教授他为国之道,不提收其为徒。另则,吾已让无虞乔装前往赵都邯郸,过几日便回,带回来的那人还需妥善安排。”



    “柴师尽可放心。”



    且看一身胆气c勇武傍身的无虞乔装进入邯郸城后,四处打听赵国太子的性情喜好,对其也是有了初步了解。



    赵国太子单字“奂”,生母原是韩国嫡公主,赵王子嗣并不多,先王后殁后,前太子也就此夭折,其余众妃嫔的子嗣之中,除却公主外,便只余得三位王子。赵王最为宠爱的章夫人育有一子,奈何自小便是个痴儿;王姬育有一子,但身份低微,更无外援;也只有韩国嫡公主所养之子,论请论理,都当立为太子。赵国太子自年少时便心怀大志,最为倾慕的便是自己的大父,当年胡服骑射,何等潇洒。此次秦赵长平之战,他也多次向父王进言,意欲亲自统兵与闻名遐迩的白起一战。首次上奏请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其父仁心,不忍其涉险战阵,就此作罢;二次廷议请命,舌战于朝臣之间,奈何又以失败告终;三次截道请命,终是被劝了回去。赵王也只得用“身为太子理当镇国,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此等言论一而再,再而三的劝教,再经门客再三劝谏,方才罢休。



    这日夜,秋风掠过赵国太子府的窗棂,簌簌作响。那赵国太子月下畋猎方归,便将手中八斤大弓扔给一旁小监,厅中侍婢也上前为其卸甲。待其沐浴更衣后,正欲睡下,回身之间忽见一人。只见其人束发高冠,身长不过六尺,体态瘦弱,远算不上大汉,又因夜黑,面貌难辨,视之貌似一位翩翩美公子,面白如玉。



    片刻惊奇后,赵太子便开口相询:“何处高人造访?可否报上名号?”



    “你无须知晓,我只是来带你离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