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0 章(第2/4页)  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监督与舆论的监管之下,杜绝个人与部门的寻租行为不过是一句空话。

    密密麻麻的利益群体(2)

    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国有企业为主,辅之以名为民营企业实为官员主导的“权贵”企业,形成了一串大大小小的利益群体。根据《财经》杂志在2005年的调查显示,在上海房地产企业50强中,有超过一半是隶属于市、区两级政府的政府企业。这些房地产公司在囤积土地、房地产开发中所获得的暴利也可以被计算为地方政府的隐xìng财政收入。而其他民营企业不管是否具有海外背景,也都与官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房地产市场的灰色利益链之深厚,可谓集大成者。某些房地产商的原罪已经受到清算。上海社保案的始作俑者,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荣坤就是其中的典型。

    2005年,33岁的张荣坤拥有49亿元资产,是《福布斯》2005年中国富豪榜的第16名,他占用的资源除了众所周知的公路之外,还包括房地产领域。自2002年第四季度起,没有经过任何法定程序,上海社保资金在两年多时间内先后7次被挪用,总量达34.5亿元。这些钱在个别人的cāo纵下以委托资金运作的方式,jiāo给张荣坤的沸点投资有限公司,沸点投资有限公司以此再投资给同为张荣坤所有的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这样34.5亿元社保基金就变成了福禧集团的自有资本金,张荣坤再以此到银行获取贷款。张荣坤所拥有的资产不过是挪用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资金“借鸡生蛋”,他用这些钱投资于高速公路收购等项目,短短时间便成就了亿万富豪之名。虽然张荣坤的投资在房地产高涨期一本万利,并没有受到损失,但如此厚利背后显示房地产行业肆无忌惮地刮地皮原罪。

    上海社保案一反腐,那边瑞安地产就在香港上市,显然上市早已开始筹备,但不顾受案件影响定价下跌坚持上市,则显示出房地产商在失去保护伞之后的恐慌、急不可待。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4年长熊之前的中国股市,国有股减持失败之时几乎达到天怒人怨的地步,股市成为圈钱、抢钱、欺诈的代名词。房地产与股市在本质上确实有相似之处,这两个市场都便于资本运作,都是虚拟货币、经济泡沫载体,有一头通国家金库、一头通百姓钱袋的巨大吸管,将真金白银利益源源不断地吸到相关利益阶层的私囊中的便利条件。

    中国的房地产业已经异化为“癌变”的资本游戏场,其游戏规则与获取利润的手段与证券市场毫无二致以距离官场的远近测量商人的敛财能量,以空手套白狼的手段来检验银行的愚蠢程度,以毫不留情的攫取手段测量普通投资者的耐受力。资金为王,坐庄为王,楼市就是股市的缩影。

    只要沾上“权”字的人都会沾上证券与房产两个市场。

    密密麻麻的利益群体(3)

    房地产的厚利吸引了所有的垄断资金,吸引了所有自认为可以获得行政溢价红利的企业。正如所有的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都在或明或暗地通过自创的投资公司打新股、坐庄抢利,许多企业也纷纷开办房地产公司在房地产业横chā一脚,国资委在2005年甚至打算出台政策,圈定十几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集中1 800亿元的资金,打造房地产超级航母。央企房地产资金的充裕和当时国有企业监管层介入房地产的决心可见一斑,理由与当初坚决赋予石油央企垄断地位如出一辙,不过是对触手可及的利润实在眼馋。当然,与所有的垄断行为理由一样,chā足房地产行业是为了做大做强国有企业,为了维持经济稳定和安全。随着2007年年末政府对房地产调控深入,房地产暴利转为房地产风险,国资委的觊觎之心才不那么张扬。

    跟股市一样,房地产市场可以坐庄,少数庄家能够通过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