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3 章(第3/4页)  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定把这本书译成中文,把它介绍给正在为中国的繁荣富强而辛勤工作的人们。

    翻译和整理工作利用了工作的业余时间,前后历时一年多。其间,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两位研究生侯彦超和刘红辉的大力协助,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协助,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完成这样一项工程是不可想象的。此书的历史跨度较大,超过了三个多世纪。其间出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发生了众多的历史事件,原书没有注释,为了便于读者的阅读,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为此书的中文版加入了近两百条注释。除此以外,对于书中出现的大部分人物、机构和刊物的名称,我们将其英文名称附上,以便有兴趣的读者查询相关的内容。对于一些不影响理解原书内容的地名,我们仅给出了中文译名,以免过多的间断会影响阅读的流畅。因我们的学识有限,而涉及的史实又过于浩瀚,所以,译稿和注释中难免有遗漏和失误之处,还望读者不吝指正。

    完成翻译工作后,我为此书写了两万字左右的导读,总结了每章内容的要义,同时对每一章的题目作了题解。同时,我还将每一章相应的历史时期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列举在"同一时代的西方和东方"栏目下。这些事件大致勾画出美国发展的过程,也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在同样一个历史跨度里,中国怎样从一个世界强国逐渐衰落、在历尽磨难之后又走上复兴之路的曲折历程,希望这样能够有助于读者把书中的内容放到一个更加广阔的背景中去理解。

    2004年的10月,我有机会再次访问纽约和华尔街,并和戈登先生就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和其他一些问题进行了jiāo流,现整理成"译者和作者的对话",以飨读者。原书只写到1999年,应我之邀,戈登先生续写了"2000年后的故事"作为中文版的结语。

    在本书编译的工作接近尾声的时候,将我从小抚养chéng rén的nǎinǎi突然辞世,令我悲痛不已,我希望此书的最终出版对她老人家是一种告慰。

    在此,我要感谢为此书中文版作序的尚福林先生和易纲先生,以及向我推荐此书并为此书中文版作跋的梅建平先生。在此书编译的过程中,我和我在中国证监会的同事们以及我的朋友们,进行过深入的讨论,他们给予了我很多有益的启示,恕我不在这里一一赘述他们的姓名。此外,此书的出版也得到了中信出版社的帮助。最后,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家人一直给予了我巨大的支持。在此,我对他们所有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祁 斌

    2004年冬

    抚摸美国证券市场的伤痕--评约翰.S.戈登著,《伟大的博弈》

    约翰.S.戈登著,《伟大的博弈》,祁斌译,中信出版社2005年1月版

    书评者

    巴曙松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与金融市场监管、企业融资问题与货币政策决策,还担任亚洲开发银行监管咨询专家;东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并指导研究生,曾经担任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中银香港有限公司风险管理部助理总经理、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长等职务,并曾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

    圣经上说,有人向盲者说他是基督,盲者抚摸他的手上没有钉痕,回答说你不是基督。

    因为多年金融业实际工作的体验,我深感书斋里的道理容易讲得振振有辞,但是许多以先贤道理自命者,如果没有让人见到他有亲历江湖起落的钉痕,自然容易引得市场对其煌煌大言付之一笑。

    证券市场的发展何尝不是这样?10年前我曾有机会到纽约学习,特地到慕名已久的华尔街和纽约证券jiāo易所考察,也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