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8 章(第1/4页)  隋宫两朝演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便乐得任受,随缘布施,即降尊就卑,竟和始毕正大光明的结为夫fù。胡俗原是如此,哪有人非议。始毕遂以胡俗为援,上表隋廷,表请尚主。

    这道表章到了隋廷,炀帝想了自己,比到他人,并不将始毕的请求驳斥不准。

    反倒从俗从宜理应准奏,便允了始毕可汗的请求。始毕可汗怎不欢然雀跃,即亲至东都朝谒。炀帝最喜欢他人服小,见始毕可汗亲来谢恩,便甚是开怀。

    即优待始毕可汗,慰劳有加。始毕在东都盘桓了数天,方始拜辞出塞。

    始毕可汗颇具勇略,又有达官史蜀胡足智多谋,为始毕规划一切。招兵养马,部落日见强盛。这时偏有一个多事的人,动了他的疑心,意为始毕可汗日见强盛,必和隋室不利。他原是自命为忠君报国的臣下,便即奏本隋炀帝,报明一切。阅者可知道是哪一个,便是黄门侍郎裴矩。他的奏本,却道始毕日强,恐为后患。不如另封始毕的兄弟咄吉设,为南面可汗,借此分减了始毕可汗的势力。炀帝原是宠信裴矩,有奏必准。此次当然也依议,立即遣使奉了诏书,来到了塞外,册封咄吉设为南面可汗。哪知咄吉设xìng儿甚是懦弱,深畏其兄始毕,见隋廷遣使册封,yù立他为南面可汗,他哪里敢拜命,便不受诏。隋使徒劳跋涉,依旧捧诏而回。

    这个消息,传到了始毕可汗的耳朵中,不禁动了疑心,便召史蜀胡入帐,即问蜀胡道:"隋廷忽命咄吉设为南面可汗,这是什么用意?"蜀胡道:"隋廷见大王嗣位以来,部落日见强盛,动了疑忌的心肠。故yù册封咄吉设,为南面可汗,原是有意播弄,藉此分减大王的势力。如今咄吉设虽未受封,隋廷即已动了疑忌,大王倒须慎防!"始毕听了蜀胡的话儿,不觉愤愤道:"吾族对于隋室,不可谓不忠,怎的隋室还要动疑,也未免欺人太甚了!"始毕自此生了怨望,越发的整顿军马,加紧军事训练。

    那个黄门侍郎裴矩,见咄吉设不肯受诏,他的计划失败,他怎肯甘休。

    一经探听之下,才知始毕可汗有个史蜀胡深有谋略,始毕倚他如左右臂。裴矩暗思,只要除去了史蜀胡,始毕虽勇,失了谋主,便可无能为力了。当下即备了厚礼,遣使送与蜀胡,又是甜言蜜语,极言裴矩慕他才能,yù能与蜀胡一晤。史蜀胡不察,竟为甜言厚礼所诱,欣然随使入边,yù与裴矩相晤。

    哪知他入了边界,没走多远的路程,经行一所森林中,突然拥出许多人,即将史蜀胡杀死。随从的数十名番丁,只有三个人逃回,报知了始毕可汗。始毕一面伤感失去了史蜀胡,一面痛恨隋室,怀下了仇恨,只想得机会报仇。

    从此,始毕可汗便不时派出细作,潜入边界,窥视动静。

    这时恰巧汾阳宫落成,监工宇文恺奏明了炀帝。炀帝本已静极思动,听说汾阳宫建好了,便率领了十六苑夫人,以及得宠的美人儿多名,又带了他的三子赵王杲,往幸汾阳。又调了弘化留守李渊,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先往清道,原恐中途遇盗贼的缘故。那时恰有盗贼头目敬盘陀、母端儿等,在龙门左右,往来窥视,图谋不轨。李渊即发河东的兵马,前往剿捕,击破了母端儿,收降了敬盘陀。道途告了肃清,炀帝便安安稳稳的到了汾阳宫。宫室新成,当然华丽精美,炀帝自是欢喜。但只是也美中不足,却因为地所限,汾阳宫的宫室不甚宏敞。百官士卒,宫城中容纳不下,只得布散在山谷,结草为营,作为栖息。好得已是初夏,天气渐渐暖了。炀帝见炎夏将临,便在汾阳宫避暑了,竟留了一百多天。这时已是到了秋天,炀帝不想思归,反yù顺道北巡,重赏塞外风光,遂从汾阳出发,竟往塞外,出了长城。

    这时早有细作,报告了始毕可汗。始毕可汗听说炀帝出了长城,便想趁机报仇,袭击炀帝。始毕可汗立即召集了各帐酋长,准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