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深夜,我也走得累了,望师父设法,让我安宿一宵再说。"法慧慌对志法、志修两个道:"你们快去开了东厢,里面原有干净铺子在着,请袁夫人去睡罢。"
紫烟向法慧道谢了一声,随着志修、志法到了东厢里面,果是一间幽静的卧室。紫烟待志修等走了,她便闭门安息。只因精神疲了,一倒头立刻睡熟,待到梦回,已是过了日中。紫烟结束下床,出了东厢,法慧殷勤招待。
紫烟却命志法入城探听,可有什么动静。待到复报,却是毫无动静。那天晚上,紫烟走上小阁,仰观星象,不禁凄然下泪。法慧侍立在侧,急问怎样,紫烟微喟道:"主上已是驾崩了。"法慧惊道:"今天城中,怎无风声传出?"
紫烟道:"明天便能知道了,只是明天,我也要走了。"法慧道:"夫人要到哪里去?"紫烟道:"前太仆杨义臣,便是我的母舅,他告隐林下,不问世事,我明天启程,便是往依我舅。"法慧点头道:"如此甚好,小尼也得安心了。"一宵过去,到了明天,紫烟又取出白银二十两,送给法慧,又托她们雇了一只小船,送往濮州。遂由志修雇定了一船,相送紫烟,下了船中。乃一声,轻舟离岸。
途中不用细表,平安到了濮州城。紫烟命舟子上岸雇到了一肩小轿,紫烟开发了船资,乘了小轿,命轿夫抬至南门大街,到了杨义臣寓所跟前。紫烟停轿走出,门户紧闭,冷落萧条。紫烟微微叹道:"舅父被谗去官,门庭便这样寂寞了。"当下上前叩门,哪知好久没人出应,紫烟好生不解。正在惶惑的时候,恰巧隔邻一家,有个老翁走出。见紫烟叩门,不禁露出了诧色,即向前道:"这位小姐,谅是远道来此。"紫烟点了点头儿。老翁道:"小姐所以不知,杨家已是没人在内了。"紫烟听说,不觉大吃一惊,慌道:"犯了什么事么?人可平安?"老翁瞧了紫烟发急的神态,即问她道:"小姐和杨府上是什么亲戚?"紫烟道:"杨义臣便是妾的母舅。"老翁点首道:"小姐放心,他们不遭什么祸事。如今隐居在城外雷夏泽,小姐可雇船前往。只是到了那里,须问南杨老翁,那边的人尽皆知道的。"紫烟向老翁道谢,又请他代雇一船。
老翁倒也热心,便引了紫烟,到了西门,雇得一船。紫烟坐了那船,直到雷夏泽。方才上岸,恰巧遇见老仆杨芳,便开发船资,由杨芳送至家中,拜见杨义臣。义臣问明一切,又悲又喜。当下对紫烟道:"主上被害的消息,我已闻知。正因你在宫中,不知怎样了,甚是担心。不料你倒先夕便走了,脱祸来此。但确息怎样,你也不知底细。待我遣那杨芳,去到江都探听真情。
并且宇文士及人尚谨愿,不比化及、智及jiān邪。我yù令他远祸,早些脱离了他的两兄,免得他日同归于尽。你要知道,化及和智及,都是不足当大事的人,日后难免覆之。"紫烟点首道:"依我看来,关中的李渊,上应天谶,倒是一个王者呢!"义臣道:"你究知玄象的人,故能所言不谬。老夫耄了,也不必再向唐室称臣。那个士及,我却要嘱他归唐呢!"
义臣的老妻,早已物故。主持内务的人,原是没有,紫烟到了那里,义臣更是内顾无忧,当下命紫烟入内室安顿。他却沉吟了一回,取了数物,封入一只盒中。即唤入杨芳道:"你明天即到江都,探听消息。此盒可jiāo与宇文三爷,你得了实信,在回家之前,须到宇文三爷那里,索取回信,不得忘了。"杨芳接盒安藏,义臣又给了他路费,命他翌晨启程,杨芳唯唯退出。
到了翌日,杨芳前往江都。到了傍晚时分,却有一个女子,到了雷夏泽,来寻杨义臣,便有那处的人,送到义臣住所。义臣见那女子,并非素识。女子先自开言道:"令甥女袁紫烟可在府上?"义臣正待回答,紫烟自里面走出,见来者不是旁人,乃为薛冶儿,急呼道:"薛夫人怎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