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9 章(第1/4页)  宋代宫闱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天倘假数年寿,坐使中原见太平。

    世宗既崩,群臣奉梁王宗训即位,是为恭帝。文武大臣,山呼已毕,尊符皇后为皇太后,垂帘听政。在朝诸臣,皆加一级,惟匡胤改受归德军节度使,并检校太尉,仍任殿前都点检,并以慕容延钊为副都点检。延钊与匡胤,本系总角之jiāo,十分莫逆,至是同值殿廷,格外要好;两人时相过从,暗中密议事情,人皆莫测。

    单说周兵部侍郎窦仪,奉了朝命,往南唐告哀,抵江南时,正值冬天雨雪。唐主在宫围炉御寒忽闻周主驾崩,不觉将手中铜炉

    惊坠于地,仰天长叹,说出几句话来。

    未知唐主说的什么话,且听下回分解。

    本书由派派小说论坛(www.4020.com.cn)发书人 once918 搜集整理上传

    书版权属作者所有,请勿用于商业传播

    原如喜爱本书,请支持原作者,购买正版实体书

    第十五回 观天察象惑军心 筑坛受禅登大位

    话说唐主李,因天寒雨雪,正在宫中围炉取暖,忽然左右报道:“周世宗驾崩,太子宗训即位,差兵部侍郎窦仪,赍袁诏到来。”唐主听了这话,不觉吃了一惊,将手内的铜火炉跌于地上,仰天长叹道:“天心尚未压乱,致使周主遽尔晏驾,又不知要扰乱到怎样地步了!”说着,泪如雨下,好生伤感!左右问道:“周世宗是怎样的君主,大王要这般悲伤?”唐主道:“周世宗英明神武,拨乱反正之主也。倘天假之年,不难平定四海,令天下共享太平之福。如今宫车上宾,太子年幼,朝中功臣,必有异图,我江南又要罹兵革之祸了。”哀诏既已到来,理当迎接,其时雪势甚大,为鹅毛一般,纷纷飘下。唐主颇觉寒冷,yù在廊下受诏。窦仪不允道:“使者奉诏而来,岂可有失旧制,若因雨雪,请俟他日开读便了。”唐主闻言,乃于庭中受诏,不胜哀泣!遂即款待使者,窦仪颁诏既毕,自然辞别唐主回国,不在话下。

    单说周主宗训即位之后,光yīn易过,眨眨眼已经过了残年,又是元旦,为周主纪元的第一日。文武官员,朝贺如仪。过不到几日,忽有边镇飞报汴京,说是北汉主刘钧,连接辽兵,乘丧入寇,声势甚盛,请速发大兵,至边抵御,免致有失。幼主宗训,只知在宫玩耍,懂得什么!符太后闻报,便召范质及在廷诸臣,商议遣将命师之策。范质奏道:“北汉乘丧犯边境,又连接辽兵,其势必盛。我国新遭大丧,人心疑贰,非有威望素著之大将,恐难当此重任。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素有威名,忠勇绝lún,可为元帅;副都点检慕容延钊,向称骁勇,可作先锋;得此二将,率兵赴边必可退敌。”符太后准奏,急召匡胤入朝,命为统帅。又诏各镇将会集北征,悉归匡胤调遣,以一事权。匡胤谢恩毕,启奏道:“主上新立,人心未定,京师根本之地,兵马不宜轻动;臣当另调澶州等处将帅,率兵前来,同臣进剿。”符太后道:“军中之事,悉以付卿,听凭便宜行事可也。”匡胤奉了旨意,辞退出外,命慕容延钊为先锋,即行出发。延钊得了将令,挑选精锐,日登程。匡胤又下令,调取各路镇帅,如高怀德、石守信、张令铎、王审琦、张光翰、赵彦徽等。不多几日,先后率兵到来,遂祭旗出发。其时汴京人心惶惶,大有不可终日之势,军民纷纷谣传,都说主上年幼,北兵犯境,将册点检为天子,以定祸乱。到处谣言,惟宫中尚晏然不知。匡胤出师之日,已有这些谣言,市民惊骇疑惑,深恐都城之内,或有不测,相率避匿,匡胤而若无其事,神闲气定的率领大军,按驿而行。

    这日行抵陈桥驿,天色傍晚,日影微昏,不便前进,即令各军就驿安营,暂息一宵,次日进发。有前部散指挥使苗训,号称善识天文,独在营外立着,观望云气。便有一人走将过来问道:“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