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来(第2/3页)  大乔小乔爱上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达的道理。

    刘敢语重心长地说道:“如今孙吴大军压境,丹阳太守周尚反叛倒向孙策,丹阳全郡四分五裂,如此危急存亡之秋,我想让子义独领一军,为我收复丹阳失地,子义觉得多少兵马合适?”

    太史慈大惊失色:“什么,周尚倒戈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刘敢道:“周尚有一从子名叫周瑜,此人自幼便与孙策交好,有如此关系在,你说孙策大军一到,周尚会不会城门大开?”

    “周尚奸贼,罪该当诛!”太史慈破口大骂,随后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深深叹了一口气:“难怪有长江之险,横江之战还是一战而下!有此等奸贼在侧,刘正礼危矣!”

    正礼乃刘繇表字。

    刘敢一直很好奇,太史慈与刘繇是同乡,刘繇应该清楚太史慈的本事才对,为何有空大将而不用呢?

    带着好奇,刘敢问道:“刘正礼何以有子义而不用?”

    太史慈道:“实不相瞒,在下也是最近才到江东,之前一直在为家母之病奔走四方,一到吴郡便听说横江大败,故去往拜见刘公,希望略尽一些绵薄之力,奈何刘公帐下许子将说我没有领军之才,传闻此人精通相面之术,刘公对于此人很是信任。”

    顿了顿,太史慈又道:“将军为何如此看重慈?难道将军不怕许子将一语成谶!”

    刘敢笑道:“巧了,《周易》我也粗通一点皮毛,说到子义的面相,我却与许子将的看法恰恰相反,我觉得太史子义不但有领军之才,还是千古少有的大将之才!”

    太史慈连忙拱手道:“将军过誉了,慈不敢当!”

    刘敢正色道:“今日起,子义可为我旗下别部司马,我自丹阳招募精兵六千余众,子义可从中挑选三千人自成一军,吾以国士待君,望君以国士报之!”

    闻言,太史慈心中一阵激动,单膝重重地跪拜在地,沉声道:“士为知己者死!今日起,慈愿为将军马革裹尸,万死不辞!”

    刘敢拍了拍太史慈的肩膀,大笑道:“我有子义,如猛虎添翼也!”

    吴景收复牛渚后,迫于刘敢大军压力,大军屯兵石城,一边大肆招兵,一边不断派遣斥候深入丹阳c秣陵一带。

    孙策伤愈后,没有选择挥军北上,而是亲率大军走芜湖,占溧阳,直奔阳羡而去。

    溧水河畔。

    孙策大营众将齐聚,徐琨也从吴景部撤回。

    孙策打下横江之后,本意是想北上攻打秣陵,取湖熟,收句容,然后兵临扬州治所曲阿。

    这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率的打法,然而因为刘敢的出现,孙策不得不放弃这个计划。

    “本以为刘繇手下都是庸才,不想竟然出了个刘无双,有此子在丹阳,我心实在难安呀!”

    孙策一想到为了一个秣陵长而改变行军路线,心里满满的都是不爽与怨气,奈何徐琨一回来便极力推崇刘敢此人,孙策也隐隐有了与之较量一番的念头。

    “伯符何以如此在意这个刘无双?”孙河好奇道。

    “还不是修德,去了一趟秣陵,便把此子夸得上天下地,无所不能。”孙策盯着徐琨,没好气道。

    “修德,刘无双此人究竟有什么本事?”孙河追问徐琨。

    “奇计败伯阳,致使伯阳至今下落不明,此为其一。”徐琨深邃的目光扫罗帐内众人,侃侃而谈道:“深谋远虑,不以眼前小利而动摇,我说丹阳归刘,吴郡归孙,画出一个大饼,谁料此子竟然想也不想就严词拒绝,还说什么若真如此,孙刘日后必有一战!此为其二。”

    “观其治下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民风彪悍而有德行,即使我大军兵临城下依然生活自若,谈笑风生,此为其三。”

    “其四,他姓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