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盐政改革(第2/3页)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制度与宋朝时不太一样,有开中法。

    为了解决边镇粮食问题,大明便让渡了食盐专卖的利益。

    在开中法实施之时,这毫无疑问是两相便利之事。

    但伴随着时代变迁,已经有太多变化使得这渐渐无法施行。

    哪怕是坚硬的钢铁,在百年风霜之后也会生锈得轻轻一碰就会断裂,更何况是盐商这个群体,注定会为了更高的利润,侵吞朝廷的利益。

    好在,大明已经不用再担心军事上的危险。

    热武器的强大让大明有了吊打周遭任何帝国的力量。

    不管是蒙古部落还是东北白山黑水的渔猎部落,都不会成为大明边关的祸患。

    千年以来,困扰着文明种族的蛮族之祸已经消弭。

    这些年来,朱慈之所以放手教育的推行,凭借的就是九边军镇军费的迅速下降。

    建奴成为过去,蒙古鞑子温润如绵羊,在朱慈借鉴的满清蒙古政策之下沉醉于宗教与减丁之中。

    这样一来,原先许多不得不顾忌的因素已经不再成为需要担心的理由。

    两年前,大明开行授田,甚至颁发了还辽令这样的法案。

    硕果,已经在今日结下。

    大明已经迎来丰收,粮食不再成为困扰大明的压力。甚至,海外种植园运入国内的粮食还会进一步补充粮食的储备。

    这样一来,开中法的基础已经抽空。

    朱慈不用担心动了盐商,却会动摇边镇的安危。这是过去那些年月里大明有识之士想要改革盐政时不得不顾虑之处。

    当然,这充其量只能说是一个让朱慈放弃顾虑的点。

    除了银子太少以外,让朱慈下定决心并且插手盐业专卖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关键点:健康。

    大明儿郎在朱慈看来,实在是有些太瘦弱了。

    朱慈回想后世见到的那些清朝照片,真是感觉古典中国仿佛是在地狱之中一样,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是面有菜色,吃不饱,穿不暖,没有精气神。

    尤其是在做饭的这个问题上,更是还要面对一个问题……没钱买盐!

    未来的世界,是一个需要大明想外扩张的世界。

    朱慈已经改革了经济上的束缚,敬候东方这条神龙的腾飞。

    可以说,大明人在未来的十年里主要上可以解决保暖两个问题。吃得饱,穿的暖。大明儿郎的身量就会越来越高,面目会越来越俊朗,皮肤会越来越好,人均寿命也会逐步增长。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大部分的人能不能活过三十岁都是一个问题。一个四十岁的男子女子,看起来宛如后世五六十一样。

    伴随着经济的腾飞,对外的扩张、资源掠夺。大明儿郎越高越美越长寿可以遇见。

    到那时,中国人对比欧洲人,就能比后世中国人的印象完成反转。

    后世的中国人,似乎觉得外国人天生就是很高,天生就是健朗高壮。全然不是如此,至少在十七世纪这个年代,中西并没有拉开差距。

    甚至,论及什么都掀不起风浪的时候,他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失势。那个时候,提前乞骸骨还能善终。

    但无论如何,一个老顽固的离场,对大明而言,终归是一场幸事。

    “既然如此,诸位卿家,便商量好一个奏陈出来。让朕知道,朝廷打算如何改革盐法。此事,建立一个单独的执行小组。李邦华领组长,保驾护航,顾炎武为副使,余者成员两位爱卿报个名单给朕看。”朱慈说完,这个议题就算结束。

    众人躬身称是。

    经过这么一个冗长的前缀,接下来朝议讨论越南之事的时候,反而显得风平浪静,格外顺畅。

    一个从九品的小官,钻了空子拿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