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走向世界(第3/4页)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意搞一搞面子工程才能体现出中华天朝上国的富足、繁华。

    但现在不需要了,京师就是这样一个模样。

    这座早已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在朱慈烺的推动之下,经济繁华、治安清明就连卫生这样其他城市顾不到或者无力估计的地方,也是严格管理。

    这座城市里,曾经随处可见的垃圾、粪便随时都有人清理,若是被看到有不雅之举,更是会有最次罚款,最高劳役的处罚。

    这座城市里,曾经会有倒在路边活生生饿死的流民。但现在,哪怕是黑户偷渡进来的日本朝鲜蛮夷,蒙古鞑子,只要肯卖力气守法度,也能轻松寻到一份可以养活自己还能结余存下来的银子。

    这座城市里,有的是美不胜收的楼阁亭台,有的是举止从容,自信得体的中华儿郎,更有无数个奇迹,无数个不可思议的未来在此酝酿。

    相反,作为对比。

    无论是罗马、伦敦、亦或者巴黎,比起中国北京而言,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这会儿大多数欧洲的城市依旧狭小,充满了污水与臭烘烘的米田共。卫生问题困扰着城市的生存,经济的狭小制约着城市的扩张。一切的一切,都让吴万英前所未有地作为一名中国人感觉骄傲,感觉振奋。

    当然,他也不是没有受到过不解,不信,怀疑的目光。

    对此,他只是轻蔑地说:“井底之蛙,夏虫不可语冰。”

    的确,没有见识过之前,谁有能相信,这世界真的存在这样一个光明繁华的城市呢?

    但他的确就这样真切地存在。

    当这些来自西方的大人物,高官显宦、外交使节、贵妇、学者、诗人来到这样一个城市,真切见到了这样光明繁华的城市时,比任何犀利的辩词都更加有效,比任何优美的文辞都显得让人刻骨铭心。

    “这就是京师,中国的都城。伟大的,东方帝国的都城。这一刻,我相信了神迹。”

    “东方的中国人,他们大多数依旧是无神论者。真是可怕,但他们创造了这样伟大的城市,高耸的城墙,富足的人民。也许,接下来我将有机会见到最壮丽、最奢华的宫殿。”

    “听说,伟大的紫禁城里,每一片土地都是用金子铺垫。”

    “上帝,如果不是今天的见闻,我肯定不敢相信。”

    ……

    无数乱糟糟的话语伴随着使团的车队入内,而朱慈烺,亦是命陈贞慧连忙从张家口回京。他此前受命前往张家口,考察全面开启对蒙古的贸易,也就缺席了好几场国务会议。

    站在紫禁城面前,陈贞慧紧握着杨维斗的手,郑重地说:“杨大使此行辛苦,却功勋卓著,定然名传青史呀。我受陛下委任,特来欢迎同胞归国!”

    “为帝国奋战,虽死犹荣!”杨维斗动情地说着。

    此处人多眼杂,外交战线保密条例众多,两人没有多说,却都想到了很多人和事。外交事业可不止是辛苦,也常常伴随着危险相伴。

    一路远航,出行虽然有浩浩荡荡十九艘大小船只。但最终回国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只有十三艘。这其中,因风暴迷失,触碰暗礁沉默着不计其数。一路上,甚至更有增添船只。杨维斗能活着回来,其实已经颇为幸运。

    不少同仁,路上就永久的离开他们了。

    “陛下在皇极殿等你们。”陈贞慧引着众人入内。

    杨维斗闻言,禁不住激动万分。

    他明白,这是一种殊荣。因为,作为三大殿,皇极殿非重要时刻是决计不会启用的。

    果不其然,朱慈烺已经在皇极殿盛装相对。

    出使外国,一去万里。这样的事业,朱慈烺怎么郑重对待都不为过。

    接下来,就是颇为枯燥的典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