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非常时候非常事(第1/2页)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readx;    宠信对于太监而言,历来都是攸关性命一样的东西。

    故而,钱财礼物只是为了表示礼节罢了。让司恩表示自己重视王承恩罢了。但王承恩要不要如司恩所愿,或者说如司恩背后的朱慈烺所愿却让王承恩苦思了起来。

    “国子监税司分监倒是小事”

    “改动税率,乃是良政。稍有非议,但傅淑训任职户部正是得意之事,想来也是无碍通过。”

    “改起条预征算是实务,不好不坏。但配上船料与竹木抽分之事这是要让非议蜂拥而起啊”

    “阁老们倒是乐得见秦侠噢,也就是太子爷在临清折腾的样子。竟是要将人架在火堆上烤的意思看来,中原战局各处纷乱,的确让阁老们都没有精力来亲自出手对付太子爷了。”

    “咦周相竟是能在百忙之中关注了临清之事。看来临清这等繁华大城并不那么好对付啊。周相的意思究竟要不要动呢?”

    朱慈烺上书国子监税司分监的时候,同样,傅淑训也一早就上书了改动税率,取消起条预征,又改动船料与竹木抽分的奏章。

    这些奏章通过通政司上了内阁,内阁票拟以后,自然是要轮到皇帝批复,或者说司礼监批红。

    这样一套程序完毕了,才算是程序合法。

    但这两封奏章到了值守的王承恩手中后,却是被扣住了。这倒并非是为难,甚至按照顺序,王承恩从一大堆奏章里头提出来两封奏章,反而是优先处理了。除此外更有王承恩的一片保护之心。

    而司恩的送礼通气,也显然是希望王承恩为太子爷在皇帝面前说说好话。

    那么问题来了。

    当然不是银子该不该收。

    而是,要不要为朱慈烺出力气。

    按照王承恩所知晓的历代典故来说,从来没有见过哪个能登基的太子爷是这般如朱慈烺跳脱的。

    出宫去户部胡闹还可以说是小孩子不懂事,但抄家出了百万两银子,又跑去临清收税弄什么改革,那就可以说是定然有深思熟虑在里头了。但这一桩桩一件件,不说是不是会让皇帝心中生疑,就是历代名臣也没有这个路子的啊。

    无论如何,这样威风的人物对于朝廷而言是绝不会乐意看到的。

    正常时候,这样的人蹦达不了几天也就距离覆灭不远了。

    但朱慈烺显然不是正常身份的人。

    而这个时候,也不是正常的时候。

    这是内忧外患,天灾一起上的大明,而且是败绩无数,一年比一年更酷烈难熬的大明。

    这样的大明,寻常江南书生或许还以为平安喜乐。但对于接触了无数奏章密折,知晓天下大势而格外敏感的王承恩而言,却已经可以说是烈火烹油,旦夕都有倾覆的危险了。

    这样的大明,来了这样一个太子

    “或许留一份善缘,不至于更差了吧。嗯,干脆就如司恩所言,什么竹木抽分局,直接一步到位好了!”王承恩这样想着,捏着两封奏章,走进了正在通宵批复奏章的乾清宫。

    “万岁爷奴婢为陛下贺,见着了太子爷又要给陛下立功了这折子一下,万岁爷于国用之上又可以畅快一些了”

    临清城。

    一支船队再进城的时候远远停了下来。

    在船舱静室里躺着的一个气度不凡,颇有几分风流士子模样的男子。

    男子见船停了下来,纳闷地推开船窗,见依旧是临清城外的杨柳运河岸顿时感觉到了不对劲,喊了一声道:“启生老叔在哪里?为何船行进到了城外就停了下来了?”

    男子的声音刚刚响起不久,外间脚步声也顿时紧凑了起来。

    不多时,一个富态和气,身材微胖的中年男子进了船舱,朝着船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