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不曾抛弃(四千大章)(第3/4页)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到家中,祖大寿满心思都这样念着。

    此刻,他的家里又多了一个人。

    一个名作崔英贤的人。当祖大寿听崔英贤说完以后,祖大寿心中有了决定。

    “祖将军今日,无论成败,您的所作所为。一定会铭刻青史”崔英贤激动难言:“还请引荐凤林大君”

    崇祯十六年十月十一,满清刑部大牢。

    吱呀

    大门打开,一个年轻英气的男子走进了天牢内。一旁,狱卒左右看着,吞了吞唾沫,道:“可说好了。就这一刻钟,真多一会儿都不成。”

    “放心吧,劳您受累。”男子从怀中摸出一方银块,让那狱卒嘿笑几声,走进了天牢之内。

    他的身后,一个中年男子默默跟随。

    他们的目标,是天牢身处,一个位于甲等深处的监房。

    那里,并排关押着两个被清国视为顶级重犯,却因为接连的大战疏漏以至于迟迟没有问斩之人。

    位于稍左一边的,是一个穿着白衣中单,面容干瘦,身形挺直的男子。位于稍右一边的则是一个穿着一身短打劲装却随处可见破陋褴褛的精壮男子。

    两人都是浑身发臭,伤病折磨。

    但两人对视交谈,却都是目光炯炯有神,不见一点被折磨得毫无生气的模样。

    “崔学士,这么多天了。听了学士的故事,我还是难以相信您的过往。”劲装男子便是马武,他看着眼前的朝鲜老者,不住地感叹。万万没想到,这个朝鲜老者就是被满清指名道姓抓到盛京关押的朝鲜议政崔鸣吉。

    崔鸣吉在后世之中算不得个光彩人物,丙子胡乱满清入侵朝鲜时,举国上下还算有几分骨气,一直坚持作战,直到满清用铁一般的事实将朝鲜山河攻破,勤王之师一一杀败,朝鲜这才屈膝投降。而这其中,力主投降的就是崔鸣吉。

    于是崔鸣吉被明朝两国鄙夷,纷纷认为此君实乃奴颜婢膝之辈,正道中人纷纷耻与为伍。

    若崔鸣吉的一世就是这般那也罢了。满清中亦是有明眼之辈,一声招呼就能让崔鸣吉靠着投靠满清而权势大涨,比如金自点。

    可满洲人猛然发现,崔鸣吉竟是变节了。

    朝鲜与清国的关系是藩属关系,自然,清国要进攻大明不仅会在朝鲜征发粮草民夫,还会要求朝鲜派兵协助。

    朝鲜当然没有胆子拒绝,于是直接就将组织了数千还算被满清看得上眼的兵马派驻到了盛京。

    当然,这种派遣军实际上也是接受双重指挥的。在清国当孙子听命的时候也还是要听命于朝鲜汉城。

    这样有一点好,比如他们多少都能听到许多机密情报。

    听到以后呢,崔鸣吉就把清军的战报传给明人,以至于清军好几回出击都纷纷落空,不仅如此,崔鸣吉一直以来暗地里反清助明,林庆业没被杀就是赖他相助。

    就这样,去年崇祯十五年松锦大战落败后,洪承畴将这么一个内助泄漏。崔鸣吉被清国指名道姓押到盛京等候问斩。要不是满清前有皇太极驾崩,后有新皇之乱,这会儿的崔鸣吉也已然坟头草丈高了。

    崔鸣吉没死,他还碰到了被关押来到马武:“我一介文人,能做的事情有些时候也就是做个于心不愧的叛徒来发挥一些实用于国的事情罢了。委实比不得马队长深入敌国千里,筹谋这腹心策反之事。这可是九死一生的危险啊。”

    “崔学士自谦了。有些人不过是扯一个名头两面下注罢了,但如崔学士这般身体力行之人,世间又能有几个”马武又道:“咱们这样客套也算不得回事,崔学士,真的能将消息传出去”

    “我那学生若真是我没看走眼,那这几日也该到了。”崔鸣吉幽幽地道:“虽然我朝鲜世子已经被多尔衮立成了靶子,但我那学生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