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武英殿的召集(第1/4页)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入端门就算进了紫禁城了。进了以后,往北直走进午门往左,在金水桥西边进熙河门,眼见一片绿树矗立,陆庆衍心中念念着,明白自己距离此行的目的地就要不远了。

    这里是武英门,进了门,就能看到目的地:武英殿了。

    陆庆衍是崇祯十六年癸未科的二甲进士,位列二甲末尾的名次。故而,分配的地方算不得好,也算不得坏。

    他而今的职位是户科给事中,大名鼎鼎的言官。

    拜托新皇帝登基的福气,陆庆衍最近气色不错,吃得饱穿的暖。朝廷的俸禄虽然少,但架不住过往拖欠得多。哦,这当然不是好事。好事的是朱慈烺竟是将朝廷的全部俸禄都补发了。如此一来,才入职快一年的陆庆衍就这么手头宽裕了许多。再加上朱慈烺将京师算作战区,特地为全体京官加了双份俸禄。

    听起来好像开支不小,其实仔细算算,京师总计四万名官员c贵族,一年的财政开支京师也只需要仅仅十五万两银子,以及相应的禄米。大明官员的工资水平,还真算得上是可怜的低下。

    对于高官显宦而言,有别的生财路子,自然也就不稀罕每年几百两的俸禄。可对于低级官员而言,在物价高昂的京师,俸禄或许就成了他们全部的收入了。

    也许是生活轻松了许多的缘故,陆庆衍最近都颇为低调安稳,户科给事中这个六科廊中的一员罕见的寡言少语。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陆庆衍获得了一封邀请函。

    看到上面的名字后,陆庆衍久久失眠。

    上面的抬头赫然就是紫荆城内的武英殿。只是,到底是谁邀请的却是搞不明白。要知道,五位内阁大学士都派出去了。武英殿大学士方岳贡据传可是被朱慈烺派出去督办运河清淤,疏解南粮北运之事去了。

    而且,就算是方岳贡在,他亦是没有这资格召集群臣。尤其还是在紫禁城里。

    手持着邀请函,陆庆衍来到了武英殿里。这处紫禁城里被主要用来当作藏书阁的地方被打扫得仔仔细细,一路上戒备森严,明面上看着人影寥寥,目光稍一仔细,就见各处角落里都是锐利的目光。

    陆庆衍有些恍惚:“禁卫军的水平大涨啊”

    经过三道凌厉的目光后陆庆衍终于得以进入了武英殿内,里面,人头攒动,陆庆衍见到了诸多熟悉的面庞。

    在场的并无几个高官,就是品阶最高的,也仅仅只是国子监祭酒曲芳,正四品罢了。只不过,让陆庆衍心中感兴趣的是。来的,都是些清贵人物。

    比如刘同升,此人的功名比起陆庆衍就厉害多了。是崇祯十年丁丑科的状元,翰林院编修。曾经触怒崇祯皇帝被贬回乡,后来被召回朝廷依旧担任原职后冷静许多,名头比往前也更大了。

    还有一些官员陆陆续续回来,让陆庆衍看不出头绪。

    有的是生僻的衙门,比如太常寺c太仆寺的少卿,有的是白发苍苍的致仕官员,更有索性就是一介白身。

    一屋子里熙熙攘攘,活络的互相打着招呼,不熟悉的则是干脆闭目养神,也无人敢在这种场合打扰。

    陆庆衍性子冷,却也架不住身边讨论得热火朝天,侧着身子支起耳朵静静听了起来。

    “可曾听见,最近城东里办了许多新鲜事儿。”说话的是太仆寺少卿,李才善。这是个矮矮胖胖的官员。太仆寺是掌管礼乐c郊庙c社稷之事,总郊社c太乐c鼓吹c太医c太卜c廪牺c诸祠庙等事务的衙门。只可惜这位少卿没有沾染上礼乐庄严肃穆的气质,一脸八卦的激动:“听闻那里新立起一块牌子,去了就能拿三十亩地呢。”

    李才善很会拉眼球,这话一开口就惹来不少目光,就连陆庆衍也是心头立刻被吊了起来。

    稍稍知道内情一些的太常寺少卿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